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老年就医偏好模型的社区首诊制实施效果实证性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老年就医偏好模型的社区首诊制实施效果实证性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70903050
  • 申请代码:G03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关丽征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社区首诊制是一种居民就医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引导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这种制度在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积极进行社区首诊制试点的文件后,国内很多城市开始了试点工作。但是,社区首诊制实施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疑问,如社区首诊制是否真正可以降低居民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是否真正可以使居民偏好于社区卫生服务?直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城市真正能够通过研究证明社区首诊制的优越性。本研究以北京市刚刚启动的常住老年居民社区首诊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参与首诊制的居民与没有参与首诊制的居民在就医偏好、就医费用、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差别,回答社区首诊制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结论摘要:

背景 社区首诊制是一种居民就医管理模式,是指所有社区居民,除急诊外,必须先到社区看全科医生,并且由全科医生预约后,病人才能到专科医院看指定的专科医生。国外的社区首诊制实行到今天已经非常成熟,大大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有力地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自2006年起,国内很多城市开始了试点工作,但是较少通过实证性方法进行社区首诊制的实施效果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凭借北京市在“一老”人群中实施社区首诊制的试点工作,通过对实施社区首诊制的“一老”人群与没有实施首诊制的对照人群进行比较,从居民最关心的可及性、费用、医疗水平与质量(连续性服务和接诊时间)等重点因素入手,探究社区首诊制实施后对“一老”人群就医偏好的影响。 重要结果及关键数据 从目前结果来看,在“一老”人群实施社区首诊制的效果初步显现(1)实施社区首诊制后,“一老”人群对可及性的偏好由第三位升为第一位,即相对重要性值由21.35%上升为28.60%,“一老”人群更注重就医的地理可及性。(2)实施首诊制后,“一老”人群和一般老年人群均把“门诊费用”因素排在第三位,相对重要性值分别为23.05%和17.45%,但前者比后者高出近一半。因此,参与社区首诊制的老年居民在选择就医时更重视了费用的问题,这对于控制医疗费用的总体上涨肯定是有积极作用。(3)实施社区首诊制后,“一老”人群对体现社区全科医疗服务特点的“连续性服务”和完善的接诊、沟通关注少。由于社区的全科医生正处于培训转岗期,“一老”人群还没有享受到真正意义的全科医疗,全科医生对健康的管理还比较薄弱。(4)实施社区首诊制前后,“一老”人群偏好的医疗机构类型与一般老年人群具有显著差别。“一老”人群更愿意以降低医疗水平为代价寻求较近的医疗服务和较低的门诊费用。综上所述,社区首诊制实施后,可以满足老年居民者就近就医的愿望,使老年居民主动关注控制门诊费用,但需在全科医生服务质量方面着力加强。 科学意义 本次研究初步验证了社区首诊制的优越性,可以为社区卫生管理提供科学指标,从而进一步为制定相关政策和今后拓展试点人群提供依据。同时,老年居民的就医偏好测定也可以为社区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可以作为工作软件的嵌入分析程序,为不同类型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提供帮助。目前来看,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也具有实际意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关丽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