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高温相变蓄热过程热-结构耦合及空穴抑制的机理研究
  • 项目名称:高温相变蓄热过程热-结构耦合及空穴抑制的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51006108
  • 申请代码:E06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桂小红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高温相变蓄热对高效合理利用现有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高温热能回收、航天器热控等领域。本课题探索高温相变蓄热过程热-结构耦合及空穴抑制的机理,研究空穴的形成、发展和分布,在同时考虑空穴和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建立相变瞬态热分析模型及热-结构耦合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空穴和自然对流对相变传热过程的影响,分析由热-结构耦合产生的应力及应变。由于空穴的热阻很大,阻挡了相变的进程,在蓄热容器内空穴相对集中附近容易出现"热斑"或"热松脱",在高温热载荷和空穴的热-结构耦合作用下会产生较大应力及蠕变,从而降低高温相变蓄热容器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容器的破坏。通过建立高温相变蓄热实验装置,验证热分析和应力有限元分析结果并修正完善分析模型,研究高温相变材料容器及高温复合相变材料容器的热力学性能,寻求抑制空穴的有效技术途径,为高温相变蓄热在能源动力系统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摘要:

构建了空间微重力条件下高温相变蓄热容器内伴随有空穴的物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数值求解了微重力条件下复杂相变传热问题,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空穴传热包括辐射所带来的较大影响,空穴率对蓄热容器内部温度梯度及PCM利用率的影响,反映了PCM相变时熔化率变化以及日照期和阴影期固、液相分数和温度场分布,较好地模拟了微重力条件下高温相变蓄热容器蓄/放热过程。考虑重力作用的特点,建立了重力条件下的高温相变蓄热容器物理和数学模型,在同时考虑空穴和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对重力条件下高温蓄热单元相变传热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同日本国家航空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为地面高温固液相变蓄热实验提供了有力的分析依据。建立了高温蓄热容器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在同时考虑空穴和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对其在设计工况下运行后的热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了蓄热容器内部的热应力和形变,验证了相变蓄热容器所选材料的可靠性。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国际期刊;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3
  • 1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5 会议论文 13
桂小红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