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东南极普里兹带格罗夫山地区变质与未变质镁铁质和花岗质岩石的SHRIMP定年及元素与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来获取不同期次岩浆作用的性质、成因及侵位的构造环境,用以揭示格林维尔和泛非构造热事件的性质和过程。根据格罗夫山地区与普里兹湾地区变质和岩浆演化的对比研究,并与北查尔斯王子山和儒尔岛、西福尔丘陵变质杂岩相比较,探讨普里兹带的构造属性及其在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此建立其构造演化过程。这项工作对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全球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东南极地盾内部泛非构造热事件的规模、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是国际地质学界研究的前沿课题。本项目通过对普里兹带镁铁质和花岗质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如下重要进展。(1)在格罗夫山地区发现大规模出露的泛非期紫苏花岗岩,提出紫苏花岗岩和伴生的A型花岗岩是来源于长期富集地幔的新认识;(2)在格罗夫山地区识别出新元古代大规模基性-酸性岩浆侵入事件,结合沉积盖层中古元古代碎屑锆石的发现提出格罗夫山是普里兹带中的一个独立基底,而普里兹带本身可能是一个多基底汇聚的碰撞造山带;(3)在埃默里冰架东缘发现石榴二辉麻粒岩,证明该岩石形成于泛非单变质旋回,有别于前人在本地区研究中得出的麻粒岩形成于两次变质事件的认识,从而可能支持了普里兹带的大陆碰撞成因。据此认为冈瓦纳超大陆并不是由东、西冈瓦纳陆块在泛非期简单拼合而成,而是多个块体拼合的结果。该项研究对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全球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