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的环境影响因素及传播风险预测研究
  • 项目名称: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的环境影响因素及传播风险预测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102169
  • 申请代码:H2609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张文义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目前每年仍有1-3万人发病,疫情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城市化、修路建坝、全球气候变暖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我国环境变化,但这些环境变化对HFRS流行的时空动态变化和季节性分布的潜在影响有待确定,这些因素对HFRS传播和扩散影响的定量关系仍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结合生态位模型、面板数据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从新角度来研究我国HFRS防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分析我国HFRS的多尺度时空分布模式,研究其时空二维聚集区及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其流行周期性特征;研究HFRS与流行相关的环境、社会因素,定量分析多种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HFRS发生及扩散的影响,弄清我国HFRS疫区发生变迁的原因;构建HFRS风险预测模型,建立我国HFRS传播风险预测地图,项目的实施为更有效防控HFRS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摘要:

本研究建立了我国2005-2012年全国分区县分月HFRS发病数据库和2005-2012年全国环境数据库,主要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雨、相对湿度、多变量ENSO指数、植被指数、海拔、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等因素。本课题从我国HFRS的时空分布特征,环境因素对HFRS发病的影响,建立HFRS风险预测模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2005-2012年HFRS发病强度呈现非线性特征,季节性高峰在6月和11-12月。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发现我国HFRS在2005-2012年间存在1个一级聚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8个二级聚类区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山东、浙江、四川、江西、湖南、广东等省部分区县。小波分析结果显示我国 HFRS发病率在2005-2012年间存在半年的周期,同时在2005-2007年以及2010-2012年间存在明显的一年周期。同时发现东经118°0′与我国HFRS发病率密切相关,北纬37°3′与我国HFRS发病的高峰时间密切相关,而北纬28°54′与我国HFRS发病的低谷时间密切相关。在全国尺度上,利用空间滞后模型研究HFRS发病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05-2011年间HFRS发病权重矩阵的空间滞后项都是有统计学意义的,气象因素均在HFR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省的空间尺度上,我们对高发区黑龙江省的HFRS的与气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SARIMA结果显示相对湿度滞后1个月,最高温度滞后2个月,SOI滞后2个月与黑龙江省的HFRS的流行显著相关。在县区尺度上,选取了我国四个HFRS高发区县(嫩江、宝清、长安、盐源)进行时间序列泊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气象因素对HFRS的影响不同,滞后效果在1-4个月之间。利用2005-2011年间我国HFRS空间分布点和对应1*1KM的环境层包括土地利用、海拔、气温、降雨、植被指数等自然因素来构建生态位模型,用以预测相应滞后1年即2006-2012年我国HFRS的发病强度和发病范围,高风险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研究结果显示海拔和降雨是2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两者的贡献达到80%左右。叠加分析结果显示60%-70%病例分布在11%-13%的高风险区。 利用自然基金的资助下,项目组在三年间共发表相关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张文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