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动物的迁居与尾矿废弃地自然演替关系密切。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土壤动物的迁居及土壤动物在尾矿废弃地自然演替过程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因此,本项目将以安徽省铜陵市铜尾矿废弃地作为案例地,以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动物从尾矿废弃地外围自然生态系统侵入为切入点,通过野外调查和模拟实验,揭示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从外围自然生态系统侵入的可能性和程度,探讨土壤动物在铜尾矿废弃地中的定居和群聚规律,并进行"自然废弃地"与"复垦废弃地"土壤动物迁居的对比研究。这将有助于拓展土壤动物学的研究范畴和视野,深化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系统性研究,为土壤动物学理论和方法的进展做出一些贡献,同时也为铜尾矿废弃地自然演替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Soil fauna;Immigration and colonization;Community structure;ALCMT;Tongling
背景铜尾矿废弃地对土地的侵占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其生态恢复的研究已成为焦点。虽然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植被恢复建设技术上,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地下土壤生物的发展过程。其中,土壤动物不同类群的定殖是其关键,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提高土壤动物种群数量或增加其他物种有可能加快生态演替,有助于本地物种重新定殖,促进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方向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的生态恢复,包括土壤动物的迁移和定殖。内容土壤动物如何从外围自然生态系统迁入铜尾矿废弃地,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外围自然生态系统(对照)之间的关系,铜尾矿废弃地环境条件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1)野外调查对铜陵市铜尾矿自然废弃地和复垦废弃地分别进行土壤动物调查,获取土壤动物的定殖数据;(2)野外迁移试验分别进行铜尾矿自然废弃地和复垦废弃地的陷阱法试验,获取主动迁移进入尾矿废弃地的土壤动物数据。结果(1)善于主动运动的土壤动物能够顺利迁移进入铜尾矿废弃地;(2)弃置21年的铜尾矿自然废弃地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总数、大型土壤动物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均显著小于弃置32年的铜尾矿复垦废弃地;自然废弃地土壤动物生态指数均显著小于外围对照,而复垦废弃地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显著小于外围对照;(3)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壤湿度、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等)关系密切;(4)通过铜尾矿废弃地与外围对照的比较,自然废弃地土壤动物恢复程度低于复垦废弃地;自然废弃地中心的恢复程度小于边缘,而复垦废弃地中心与边缘差异不明显;(5)铜尾矿废弃地内部由于植物群丛的差异性,影响着土壤线虫、螨虫和跳虫群落的定殖。意义本研究揭示了铜尾矿废弃地条件下土壤动物的迁移、定殖与集聚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土壤动物对铜尾矿废弃地的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