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关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适应研究
  • 项目名称:关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适应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102227
  • 申请代码:D021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尚雪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早期人类活动及适应研究对探讨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可能影响,理解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意义重大。农业活动在全新世早期出现并快速发展,成为人类适应并改造环境的重要方式。从关键区域入手,选择重要气候环境时段开展农业活动替代指标记录研究,成为揭示早期农业活动特征与适应的突破口。我国黄河流域农业活动出现早,序列完整,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环境背景下,关中盆地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繁荣,农业考古遗存丰富,是早期农业活动特征及适应研究的理想地区。本课题拟选取关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不同文化类型农业活动遗址,通过农业活动替代指标记录(花粉、种子、炭屑等)研究,结合高精度AMS14C测年,并综合已有考古资料,重建关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农业种植类型,探究农业活动结构,探讨农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揭示早期农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方式,为未来可能增温背景下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摘要:

近年来,在基金委的资助下,项目负责人尚雪博士带领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关中盆地早期农业活动特征及其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研究显示1)基于AMS14C 测年,借助花粉、炭化种子等生物指标记录,重建陕西下河遗址新石器时代的植被类型,初步揭示该地区早期农业的种植类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研究显示,下河遗址地区在距今5300 ~ 4700 cal a BP 之间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仅在河谷地区与山区有少量乔木生长; 该地先民在仰韶时代晚期农业活动以旱作农业为主,广泛种植粟类作物,伴随少量黍类作物;2)通过选取白水河流域七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采集了浮选样品和植物遗存样品,结合AMS14C测年初步建立了白水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活动的年代框架,探讨了当地农业活动特征及演变、作物加工等相关问题,结果表明,白水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活动情况大致分为仰韶文化中期(半坡文化晚期东庄类型)、仰韶文化晚期、庙底沟二期、龙山文化四个阶段,其中粟、黍一直是各时期主要农作物类型,,仰韶文化中期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作物在植物遗存中比例普遍较低,野生植物在食物结构中占一定比重,这一时期粟、黍比重相当,到仰韶文化晚期阶段,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表现在农作物种子占植物遗存的比例显著提高,其中粟在多处遗址超过黍成为最主要农作物,多处遗址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农业活动与气候、地形等因素关系密切,同时期不同遗址植物遗存结果的差异性可能与遗址所在的微观环境不同有关;庙底沟二期农业活动表现出的不稳定性似乎与该时期经历了气候事件有关;3)我们对来自考古遗址的土壤样品分别采用两种常用的植硅体提取方法——湿氧化法和干灰化法进行提取,并对得到的植硅体进行最大径测量和统计,结果表明,干灰化法得到的大尺寸植硅体比例明显高于湿氧化法。除了得到更多大尺寸植硅体,干灰化法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对干扰植硅体观察、统计的炭屑能够有效地去除。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57 会议论文 5 获奖 1 专利 3 著作 2
尚雪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