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减排已成为低碳经济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本课题以石化和水泥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减排问题展开系统的探索性研究。首先,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识别影响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减排的关键因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探讨企业协同减排的各种机制;结合高耗能企业特点,提出协同减排模式并对之结构特性、机理和运行绩效等进行深入分析;将碳成本纳入产业链总绩效评价的情况下,构建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减排价值优化模型;为维护产业链的稳定性,构建面向协同减排的企业合作-竞争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政策建议。因此,本项研究不仅对于丰富我国低碳经济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提高我国企业减排效率和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碳壁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ollaboration 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Low Carbon Development;Industrial Chain;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Climate Change
本课题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间协同合作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整合产业链上多个企业的减排资源,有效解决企业减排问题。 首先,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协同减排各阶段演化发展的特征;并引入logistic增长模型,理论模拟协同减排对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企业间协同减排对企业减排绩效的改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快企业趋向潜在增长极限的速度,提高减排的效率;二是提高企业潜在增长极限的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减排。 其次,将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减排划分为三种基本范式;以钢铁产业为例开展情景分析,比较分析不同协同减排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解析了既定协同减排模式下企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第三,以制度理论和资源约束理论为视角,探讨了影响企业开展协同减排的驱动与约束因素,开发和设计了协同减排影响因素的量表,并构建了“Determinants—Practices—Performance”(DPP)概念模型,将协同减排行为、影响因素、企业绩效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协同减排类似研究提供了框架基础。 第四,以碳交易为假设前提,探讨了协同减排过程中各参与企业之间碳减排收益分配的问题。具体地,以按贡献分配为基本原则,构建了协同减排碳收益分配的Shapley值分析模型,并针对成本投入和风险承担两个因素对其进行了修正。该部分的研究不但为解决企业间协同减排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未来的碳交易机制完成后企业的应对措施提供了理论先导。 最后,课题从排放上限的制定、碳减排奖惩策略和碳排放核查三个方面模拟政府在企业协同减排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协同减排的政策保障机制。 受本基金资助,课题组成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5篇(均标注基金资助编号),出版专著1部,其中SCI/SSCI检索48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有13篇,2篇论文入选ESI数据库,论文被SCI/SSCI期刊他引超过500次。同时,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人文社科奖;成果分别被国家工信部、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市政市容委采纳;主办(承办)国际和国内会议两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6次,3次做特邀报告,6次做学术报告;依托该基金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生5人,硕士研究生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