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弱筋小麦生产区江苏,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为材料,设定N肥运筹和N、P、K配比等试验因素,以籽粒淀粉结构中支链淀粉分枝A链、B1-B4链、C链的数目、长度和相对含量为研究重点,研究弱筋小麦籽粒淀粉结构、淀粉含量、直支链淀粉比例的形成特性、淀粉结构形成过程与淀粉生物合成酶活性变化动态的关系、栽培措施对弱筋小麦淀粉结构形成、淀粉品质的调控效应,分析弱筋小麦的淀粉结构特性,探讨弱筋小麦淀粉形成过程的酶学机制,优化弱筋小麦生产的技术途径。
以扬麦13、扬麦9号和扬农0085为材料,研究弱筋小麦籽粒淀粉的形成特性及酶学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弱筋小麦籽粒淀粉颗粒和淀粉中支链淀粉结构特性。经电镜观察,弱筋小麦籽粒腹部Ⅱ型淀粉粒数目显著多于中、强筋小麦;经Sephadex G75分离支链淀粉的支链,小麦籽粒支链淀粉的支链可分为FrⅠ(DP≥65.8,长B链)、FrⅡ(29<DP <65.8,中等B链)和FrⅢ(DP≤29,短B链和A链)三个组分,与中、强筋小麦相比,弱筋小麦籽粒淀粉中支链淀粉的FrⅠ、 FrⅡ两组分百分含量之和显著高;2、明确了弱筋小麦籽粒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支链淀粉积累动态和直、支链淀粉比例变化动态;3、分析了淀粉结构与品质的关系,支链淀粉中长B链含量的高低显著影响淀粉的理化特性;4、研究了弱筋小麦籽粒淀粉形成过程中SPS、SS、AGPP、SSS、GBSS、SBE、ISA和Pullulans等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分析了淀粉的积累和结构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5、研究了氮、磷对弱筋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的调控效应,明确了优质弱筋小麦综合栽培技术(基本苗、氮磷钾用量和运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