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利用放射性14C技术研究大气含碳气溶胶的来源
  • 项目名称:利用放射性14C技术研究大气含碳气溶胶的来源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975090
  • 申请代码:D051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宋建中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含碳气溶胶的源解析是国际上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项目将主要就含碳气溶胶的放射性14C源解析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广州地区开展初步应用。为此,我们将首先建立用于含碳气溶胶源解析的组分分离与14C测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然后采用AMS-14C技术对广州地区大气含碳气溶胶中分离得到的碳质组分的14C含量进行测定,对生物来源碳和化石来源碳的贡献量进行准确计算。通过这些研究,将使我们掌握含碳气溶胶组分源解析的14C研究方法,同时对广州地区大气含碳气溶胶的来源组成和不同的贡献量有初步的了解,为政府制订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大气气溶胶控制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摘要:

本项目主要就含碳气溶胶的14C源解析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广州地区开展初步应用1)建立了用于含碳气溶胶中碳质组分的定量分离与14C测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水溶性有机碳、类腐殖质、腐殖酸、不溶有机碳以及有机碳和元素碳等进行来源分析。对类腐殖质的4种定量分离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4种方法都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以及较低的检测限。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2)采用 AMS-14C 技术对广州地区大气含碳气溶胶中分离得到的碳质组分的14C含量进行测定。研究显示,不同的碳质组分中生物源碳和化石来源碳的贡献都是不同。在水溶性有机碳、类腐植酸、腐植酸中生物源碳含量较高,而在不溶性的干酪根和黑碳组分中人为源的化石碳的贡献相对较多。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基本掌握了含碳气溶胶中碳质组分源解析的14C研究方法,同时对广州地区大气含碳气溶胶的来源组成和不同的贡献量有初步的了解。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宋建中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