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非可控性炎症向癌症转化机制,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病原体感染的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申请者长期从事血管新生并发现(1)慢性炎症和癌症都伴随血管生成,(2)新生血管标志分子CD146参与慢性炎症和肿瘤转移,(3)CD146抗体能够治疗慢性炎症及诸多肿瘤。因此,大胆提出了血管新生可能是系慢性炎症和癌症的纽带,血管内皮分子CD146可能是炎症恶性转化的关键节点。本项目重点研究微环境与恶性转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用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揭示CD146在网络调节恶性转化中的分子机制;通过CD146敲除小鼠,明确其在炎症恶性转化中的关键节点分子;通过CD146/抗体AA98的晶体结构研究,证实"肿瘤微环境诱导产生特异性抗原表位"的假说,为预测和诊断肿瘤的标志或防治肿瘤的药物靶点奠定基础,为全面理解慢性炎症向癌症转化过程的分子机制提供新思路。
CD146;angiogenesis;Node molecule;inflammation;cancer
非可控炎症向癌症转化过程包括炎症发生-增殖-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多个环节。本项目首次提出血管新生是联系非可控性炎症和癌症的纽带,血管内皮分子CD146是炎症恶性转化的关键节点,共发表SCI论文24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项,PCT 1项,全面完成计划书规定的内容和指标。本研究围绕CD146作为关键节点调控炎-癌恶性转化的主题,揭示了CD146促进炎症发展及其恶性转化的网络调控机制;阐明其在炎症-癌症微环境中受TNF/VEGF等激活的NF-?B直接调控从而上调表达的机制,发现了内源性表达调控分子microRNA-329对CD146表达调控的功能及机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发现CD146作为VEGF的共受体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同时阐明了CD146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促进肿瘤转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发现其作为Wnt5a受体激活非经典Wnt通路促进肿瘤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总之,本研究以炎癌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为导向,深入探索了CD146在炎-癌微环境网络中关键节点的作用,丰富了“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与关键节点”的内涵,并为炎症-癌症恶性转化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