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是当今世界各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研究采用的政策措施,应用于旅游目的地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然而纵观当前的研究,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机制距离成为政策现实仍有较大距离。因为,作为一项潜在的政府公共政策,必须兼顾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态度,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理论算法问题。若忽略这一点,极有可能遭遇抵制并使机制形同虚设。2010年政府拟构建漓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存在较大困难与此不无关联。为此,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测量为切入点,以漓江流域为对象,在广泛而科学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利用心理测量学上的IRT理论,对于难以直接测量到的被测对象的潜在心理特质,通过灵活运用累进型与展开型两种反应过程模型测量分析方法,估计出被测量利益相关者真正的特质水平和对生态补偿机制运行中对各种问题的真实态度。以此为据,进一步对比和评估当前不同补偿算法的满意度,为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Ecological Compensation;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Tourist Destinations;Mechanism Construction;Lijiang River Valley
生态补偿是近年来学术界前沿的研究主题,是一种新的制度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其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使得引入生态补偿机制成为必然。然而,生态补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公共政策,必须兼顾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态度。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测量为切入点,以漓江流域为对象,在广泛而科学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利用心理测量学理论,对于难以直接测量到的被测对象的潜在心理特质,通过灵活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方法,估计出被测量利益相关者真正的特质水平和对生态补偿机制运行中对各种问题的真实态度。以此为据,进一步对比和评估当前不同补偿算法的满意度,为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项目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进行漓江流域自然与社会环境调查。第一,借助ArcGIS和ENVI软件,对2002年和2013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结合土地利用和覆盖研究方法,分析了漓江流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第二,在漓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主要调查了漓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数据。第三,分析收集到的环境以及经济数据,得到漓江流域发展存在的问题。(2)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态度测量。采用结构式问卷和非结构式问卷,分别对漓江流域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3)生态补偿标准的构建。项目生态补偿标准由三方面测算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利益相关者受偿意愿和支付意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成本构成,形成测算标准的上限、下限以及补偿参考。(4)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内容包括生态补偿的原则、机理、模式、方式以及机制保障。 项目研究结果(1)漓江流域存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在整体结构中,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呈现林地、耕地减少,草地、湿地和人工表面增加的趋势。(2)漓江流域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态度存在多种维度,不同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利益相关者态度产生差异影响、生态补偿态度与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3)生态补偿的测算标准是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核心问题,项目构建的上限——补偿参考——下限模式的补偿标准,比较全面、完整、科学地反映了补偿的需求。(4)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中,关键问题是构建“造血生态补偿”模式,以及配套的“造血式”补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