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属真菌是著名食、药两用菌,其研究已由过去的栽培逐渐转向对部分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以及竹荪多糖的免疫活性、抗肿瘤作用研究上。但有关竹荪遗传多样性及其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尚未见报道。贵州省是我国野生竹荪的重要原产地,申请者在前期的工作中已保存了从贵州12个区县采集的5个野生竹荪菌种共计12株。本研究拟以已采集到的贵州野生竹荪及其对应的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选取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作为外类群,利用ITS序列测序、ISSR或DALP分子标记,化学生物学的检测技术,从DNA分子水平和生化表型两个层面对竹荪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便阐明贵州竹荪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特征,探讨导致生化表型多样性的本质原因,为切实保护贵州野生竹荪的遗传资源提供科学指导。在此基础上,筛选优质菌株,为拓展竹荪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提供优良种质保证,以期推动地方行业经济发展。
Dictyophora;Phallus impudicus;genetic diversity;secondary metabolite;germplasm resources
竹荪是一类被国人认知较早的著名食、药两用菌。竹荪中越来越多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被发现。活性多糖功能主要体现在抗炎、促进有丝分裂和集落刺激因子诱导活性、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竹荪次代产物喹唑啉生物碱还具有保护神经元作用等。因此,对竹荪的研究将在人工栽培的基础上,更多地转向其种质资源保护、次生代谢产物分离及活性研究,分子遗传等层面。贵州省是我国野生竹荪的重要原产地,对竹荪种子资源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获批后,课题组成员扩大了对贵州野生竹荪的采集范围,迄今共采集和分离保存了贵州省内34个野生竹荪菌株,以白鬼笔作为外类群,以购置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的长裙竹荪作为竹荪标准参照菌株,从ITS 序列测序、18S rRNA 基因的测序及分类分析、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等分子水平研究,到利用气质联用、HPLC检测技术对竹荪活性次代产物的种类、含量及不同部位的应用开发前景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竹荪菌株的ITS1-5.8S-ITS2序列的碱基长度在 497 ~ 531 bp之间,相差34 bp,贵州省境内野生竹荪的(G + C) %在50 %以上,分析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544范围之间,平均的遗传距离是0.230,贵州省境内的竹荪种质多样性与地理的远近差异无关。通过土壤微生物检测,竹林中生长竹荪与非生长竹荪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真菌。这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竹荪生长微环境并合理设计其培养基奠定基础。课题组在对竹荪和白鬼笔化学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竹荪和白鬼笔菌盖及菌柄具有一定保健作用,均可食用。这也与课题组在野外采样调查时,当地少数民族对竹荪的食用习惯相一致。黔产长裙竹荪的菌盖、白鬼笔菌托具有潜在的研究、利用和开发价值,为以后鬼笔目真菌在生物诱捕、趋避剂,生物抑菌剂开发利用上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思路。为传统采摘后被丢弃,造成较大环境污染的菌托部位可以据此进行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的执行期间,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并获批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篇,保藏贵州省野生竹荪菌株34个。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随着本项目研究的深入,课题组成员发现,贵州野生白鬼笔就其在野外的生长条件、菌丝的纯培养及复壮、防腐作用、及次代产物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均优于竹荪,具有更好的开发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