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人工鱼礁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项目名称:人工鱼礁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471331
  • 申请代码:C1903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陈勇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人工鱼礁(人工藻礁、增殖礁等人工礁类的总称)是修复和优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诱集水生生物的设施。本项目研究内容:1.在不同的非生物环境条件下,测定人工鱼礁不同面、体等几何要素上附着生物量的变化,建立几何要素与附着生物的密度生长量以及非生物环境要因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工鱼礁基本型与非生物环境因子、生物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2.根据1的研究结果,观测不同形态、结构的人工鱼礁模型对鱼类行为

结论摘要:

人工鱼礁是修复和优化海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诱集水生生物的设施。研究内容:1.在不同的非生物环境条件下,测定人工鱼礁面的几何要素与附着生物量的变化,建立附着生物的密度与非生物环境要因之间的数学关系; 2.根据1的研究结果,观测不同形态、结构的人工鱼礁模型对鱼类行为的影响,探讨人工鱼礁的诱鱼机理与集鱼效果;3.综合1和2的研究结果,揭示人工鱼礁的生态环境效应,确定适合鱼类生息、繁衍的人工鱼礁基本形态与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大型藻类裙带菜孢子的附着密度与附着基的坡度、海水浊度呈负相关,与孢子液的浓度呈正相关;人工鱼礁模型的形态、结构对幼海参、幼鲍、幼海胆以及幼许氏平鲉的行为有影响,不同的形态、结构的鱼礁模型的集鱼效果不同,实验生物具有向鱼礁模型聚集的行为,是鱼贝类的趋性(本能)所驱使; 根据前面研究结果,确定了保护、增殖型人工鱼礁的基本形状结构,即多面体、多孔洞、框型结构,设计了“一种鱼类增殖礁”,同时确定了藻礁的基本形状结构,即框架式多面体,设计了“框架式人工海藻礁”,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本研究成果可为利用人工鱼礁修复和优化近海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渔业资源提供理论和方法。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3 会议论文 8 著作 3
期刊论文 114 会议论文 15 获奖 5 著作 1
陈勇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