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塔里木盆地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塔里木盆地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061019
  • 申请代码:D0102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安瓦尔.买买提明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自然灾害作为社会与自然矛盾的一种紧张和冲突状态,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口增长、科技与社会进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而变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比较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成灾比率高,承灾能力和抗灾能力均较低。本项目将以塔里木盆地作为研究区域,以服从人文规律的城市化过程与服从自然规律的自然灾害作为研究对象,以协调塔里木盆地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为目标,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自然灾害方面的研究成果,原有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和新兴的3S技术相结合,深入分析塔里木盆地城市化与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特征及机制,建立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相互作用的预测模型,为协调塔里木盆地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提出适合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城市发展模式和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结论摘要:

本项目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比较典型的欠发达地区—环塔里木盆地作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相互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将原有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和新兴的GIS技术相结合,深入分析塔里木盆地城市化与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自然灾害约束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促进塔里木盆地以及全疆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本项目首先从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入手,重点研究二者相互作用及机制,从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并遵守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比性、动态性、相关性、资料可得性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塔里木盆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研究塔里木盆地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城市化的约束作用。再次应用熵值法、关联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选择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地震灾害,用三个典型的案例,分别从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估、防灾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塔里木盆地城市化与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结果表明(1)在塔里木盆地各县市城市化综合水平最高的是库尔勒市,较高的有喀什市、阿克苏市、和田市,最低是塔什县和墨玉县,环塔里木盆地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2)1949-1990 年间,塔里木盆地各县市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洪灾、暴雨、风灾、雹灾,这四种灾害发生的频次占灾害总次数的74%;(3)塔里木盆地地震的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结合部,呈带状分布,且与区域构造结构走向一致;(4)地震周期具有明显的活跃期和平静期。活跃期周期约为11年,平静期周期约为14年,据应变释放的递减和平静期的延长,表明2009年后研究区域总体地震活动水平会逐渐减弱;(5)区域地震危害性,总体趋势呈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减弱的规律;(6)塔里木盆地各县市的地震灾害对城市化综合发展的约束度在0.02-0.99,变化幅度大,约束类型可分为四个类型,以强约束和较强约束为主;(7)提出了在地震灾害约束下塔里木盆地城市化发展的人居优化城市化发展模式。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0
  • 0
  • 1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4 会议论文 3 获奖 1 著作 3
安瓦尔.买买提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