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分辨率生物地层学研究为指导,选取泥河湾盆地内地层相对连续、出露好、且富含小哺乳动物化石的多个剖面进行生物地层学研究,探讨既有生物演化意义又有地层依托的哺乳动物化石带,结合已有磁性地层学成果和具有指示性的化石属种确定化石带的时限,从而在泥河湾盆地建立华北晚新生代高分辨率的陆相生物地层对比标尺,并与东北亚、中亚以及欧洲相应的化石地点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对沉积物和化石的分析,追索晚新生代环境演变历程,结合对旧石器遗址的分析,以恢复泥河湾古人类的生活环境。
通过对泥河湾-蔚县盆地内地层相对连续、剖面出露好、且富含小哺乳动物化石的稻地、大南沟、牛头山、洞沟、马圈沟、小长梁等剖面进行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其成果表现为核心刊物发表(含待发表)生物地层类论文5篇、化石系统研究论文5篇;确定了更新世/上新世生物地层界线在稻地、大南沟、牛头山、洞沟等剖面的具体位置并得到古地磁测定的印证;建立了代表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不同时期的精细生物地层序列,从而在泥河湾盆地树立了晚新生代高分辨率的陆相生物地层对比标尺;通过哺乳动物组成分析了晚新生代环境演变历程上新世晚期(3.7-2.6Ma)- - 相对湿热的温带稀树草原环境,早更新世早期(2.6-1.8Ma)- - 迅速向干冷方向发展的温带干旱稀树草原环境,早更新世晚期(约1.8-0.78Ma)- - 温带干旱草原环境;重点探讨了马圈沟和小长梁旧石器遗址之古人类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