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旅游对区域人地关系主要构成因素影响机制的系统研究——以阳朔、喀纳斯、凤凰为例
  • 项目名称:旅游对区域人地关系主要构成因素影响机制的系统研究——以阳朔、喀纳斯、凤凰为例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171111
  • 申请代码:D01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保继刚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系统的视角探讨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主要构成因素在旅游这一外部推动力影响下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与演化机制,就旅游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景观变迁与城镇化、管治及人的现代化等四个方面的相互影响进行整体性分析,为优化区域人地关系、寻求新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策略参考。强调人地关系中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旅游作用下的演化机制是本研究与以往研究最大的不同。相关理论来自地理学、社会学、旅游学等,长期观测和遥感影像是本研究最主要的资料来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相结合、系统动力学分析等方法是本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多案例长期监测与抽象理论探索相结合是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将着力拓展和深化人地关系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多案例长期监测来研究旅游地人地关系演化的特征和机制,建立"旅游对人地关系的影响模型"是本研究的理论目的。

结论摘要:

本课题以寻求工业化模式之外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出发点,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在典型案例地长期观测基础上,用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借助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重点对人地关系中“人”的方面(人的现代化)、“地”的方面中的人工环境(土地利用、景观和城镇)和社会环境(管治)进行研究,解决了如下几个人地关系演变中的重要问题(1)外来资金、文化、信息对不同类型旅游地人地关系的影响。归纳了“生活方式主导型”、“商业联结主导型”、“利益驱动型”和“厌倦地方型”等四种类型的外来经营者的地方依恋及其对旅游地商业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异质”消费空间对城市旅游地景观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涵;探讨了创造性破坏理论在中国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研究的应用及其不足。(2)目的地人地关系演变的要素、过程与机制。研究了目的地演化过程中目的地居民的现代化及地方依恋转变的深层原因;研究了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管治与控制,指出在历史城镇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的前瞻性措施能够控制旅游商业化;指出了自下而上的乡村旅游地城市化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社区参与新人地关系构建的途径。(3)目的地人地关系的调控模式。提出“旅游吸引物权”概念,指出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可以成为目的地人地关系调控的方向;分析了河流型风景区游览模式的形成和固化过程,探讨了特定类型目的地人地关系的优化调控模式;研究了背包客这一目的地发展的“先锋客”与目的地人地关系的互动。上述研究有助于拓展和深化人地关系实证研究的内容与类型,对于优化、调控区域人地关系,寻求新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参考价值。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38 会议论文 23 专利 10 著作 8
保继刚的项目
期刊论文 22 会议论文 4 著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