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将在离体细胞对、心耳组织条和动物模型中,利用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电压钳制等技术,观察β-AR及其亚型的激动对心房肌GJ功能和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寻找β-AR激动后信号转导通路上影响Cx表达和GJ传导功能的作用环节(cAMP/PKA,Ca2+,钙调蛋白)。(3)评价心房内不同部位β-AR及其亚型激动后连接蛋白表达(包括磷酸化蛋白)、缝隙连接斑分布的改变,找出交感神经激动时房颤易诱发部位GJ的变化特点。期望能够通过上述研究,探索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后促进房颤发生的作用环节及机制,为从细胞间传导的角度探索抗房颤治疗的途径提供研究基础。
1. 离体细胞研究显示β受体亚型能够调节心肌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功能 β-AR激动剂刺激短时间内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内非磷酸化Cx43的表达,且这种效应伴有心肌细胞内Cx43-NP的明显增加。此外,蛋白磷酸酶PP2A抑制剂不能抑制ISO诱导的Cx43非磷酸化增加。结论ISO主要通过刺激β2-AR增加非磷酸化Cx43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缝隙连接通道的开放,这可能是β2-AR调节心肌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及功能参与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机制。 2.在体研究证实交感神经末梢的分布与心房颤动的诱发密切相关,而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交感神经末梢存在共定位现象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评价了犬心房肌和肺静脉处Cx43的表达及交感神经末梢分布的变化,结果发现能诱发房颤的犬交感神经末梢分布的密度明显升高,提示交感神经分布多的部位容易诱发房颤,而Cx43在犬左上肺静脉和左心耳细胞的周边和中央都有分布,而TH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周边,提示二者在细胞的周边部存在共定位。 3.在体动物研究显示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减少了房颤的诱发,但没有改变交感神经末梢分布的密度和Cx43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