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申请人的主要创新包括1)率先使用微细胞融合法建立仅含有人类12号染色体短臂的人/鼠杂交细胞系; 2) 率先利用原位杂技法定位大鼠基因,为在模式动物中研究人类致病基因树立了样板; 3)首先提出利用PCR与杂交细胞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因定位,为大规模进行基因定位奠定了基础;4)率先利用染色体微切割建立肿瘤特异性识别探针;5)破例利用染色体微切割解析肿瘤基因扩增,从而使长期以来困惑人们的肿瘤基因扩增产生的分子机理得到了解答;6)率先利用染色体微切割克隆黑色素瘤特异性移位点,为克隆肿瘤特异性染色体易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7)通过cDNA表达差异法有效地克隆了抑癌基因Hic-5。尤其在生命学科前沿全面进入功能基因组学的近两年,该申请人在生物芯片数据的多维可视(已申报美国专利),利用芯片技术全面了解胚胎期神经干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研究白血病以及其它恶性肿瘤的分子网络提供了理想的模型。该类白血病中的95%的患者携带特异性的PML-RARα融合基因,而在其余5%的APL患者中以携带PLZF-RARα融合基因占主要部分。虽然这两种融合基因的产物均能阻断维甲酸信号通路,但二者在临床上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反应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即PML-RARα融合基因的携带者对ATRA高度敏感而PLZF-RARα融合基因的携带者则对ATRA不敏感。为了深入探讨造成这种不同的机制、以及相应转录调控网络的改变,本课题组建立了APL四种基因型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基因型验证和表型鉴定。在此基础之上,对上述各型APL转基因小鼠的造血干/祖细胞进行了分离,并通过基因芯片进行分析。尤其是本项目组所自主开发的CPP-SOM数据分析系统使得从分子网络的层次、从时空的角度进行各型转基因小鼠的比较成为了可能。同时,发现了一系列与发病相关以及治疗相关的网络节点性特点。其不仅为相应基因型的生理、病理性特征提供了依据,而且为系统性地研究APL 以及其它白血病的功能性及转录调控网络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