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铌酸钾钠-钛酸钡二元无铅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及电学性能增强机理研究
  • 项目名称:铌酸钾钠-钛酸钡二元无铅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及电学性能增强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11104315
  • 申请代码:A0405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赵高磊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目前,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仍是压电换能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换能材料。然而,PZT压电陶瓷中氧化铅(PbO)的含量超过原料总质量的60%,PbO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其在生产、使用及废弃处理过程中都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研制新型环境友好的压电陶瓷材料已成为压电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利用常压烧结技术,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1000℃)制备NKN-BT二元无铅压电陶瓷;通过选择合适的掺杂元素和相结构调控进一步提高NKN-BT二元无铅压电陶瓷的电学性能,详细研究其电学性能增强机理。本研究对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无铅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制备具有重要价值。

结论摘要:

摘要目前,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仍是压电换能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换能材料。然而,PZT压电陶瓷中氧化铅(PbO)的含量超过原料总质量的60%,PbO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其在生产、使用及废弃处理过程中都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研制新型环境友好的压电陶瓷材料已成为压电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确定了合适的铌酸钾钠和钛酸钡的成分配比,利用常压烧结技术,在铌酸钾钠-钛酸钡(NKN-BT)无铅压电陶瓷的基础上进行Zn,Li,Sb,Mn,Mg,Cu,Al,Fe等元素掺杂,在低于1000oC的烧结温度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经过掺杂改性的 NKN-BT基二元无铅压电陶瓷,并对其显微结构、压电及介电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其电学性能增强机理。实验表明,Zn,Li,Mn,Mg,Cu,Fe等的掺杂对陶瓷均起到了助烧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的掺杂量范围内显著提高了陶瓷的压电性能。当Zn掺杂量为0.01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190 pC/N和24.6%。当Li掺杂量为0.056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03 pC/N和26.8%。当Mn掺杂量为0.006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187 pC/N和23..5%。当Mg掺杂量为0.005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15 pC/N和31.2%。当Cu掺杂量为0.02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10 pC/N和31.4%。当Fe掺杂量为0.007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08 pC/N和32.6%。当Li为0.05,Mg为0.002,Ca为0.015,Zr为0.025时,四种元素共同掺杂的NKN-BT二元无铅压电陶瓷具有最优异的性能,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51 pC/N和37.6%。本研究对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无铅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制备具有重要价值。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赵高磊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