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浊转运是中医水液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湿浊如何转运及肺脾肾在其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明了。本课题在我们以前水液代谢相关水通道蛋白(AQP)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ATP)研究的工作基础上,以"不同因素伤脾状态下OATP"为切入点,采用国内公认的利血平伤脾(脾虚)大鼠模型和多因素伤脾(脾虚夹湿)大鼠模型,通过检测OATP相关亚家族OATP2A 1、OATP2B1、OATP4A1在不同因素伤脾状态下大鼠相关脏腑组织的基因表达、蛋白表达、蛋白分布,结合有机阴离子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观察外源性有机阴离子对相关OATP2A 1、OATP2B1、OATP4A1表达的影响,从OATP调控途径探讨了湿浊转运的生物学基础、发生机理和相关脏腑在湿浊代谢中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促进中医水液代谢理论的深入研究,促进中医藏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transportation of dampness;spleen deficiency;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rat;
湿浊转运是中医水液代谢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脾虚湿浊转运障碍的分子机制尚不明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水液代谢理论理论内涵的深入研究和湿浊转运障碍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本研究采用国内公认的利血平伤脾大鼠模型和多因素伤脾大鼠模型,检测了oatp相关亚家族oatp2a1、oatp2b1、oatp4a1在伤脾大鼠不同脏腑组织的的基因表达、蛋白表达、蛋白分布,结合外源性有机阴离子--马兜铃酸I(aristolochic acid I,AA-I)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组织分布和对oatp相关表达的影响。药代动力学实验发现,脾虚状态下AA-I吸收、代谢、排泄均出现障碍,易于出现体内蓄积现象,可能与脾主运化功能障碍相关。分别检测了AA-I 5、15、30、45、60分钟在各组织的分布,检测了给予AA-I 5分钟(从给予AA-I5分钟开始脾虚组AA-I血浆浓度值较对照组增高)时和60分钟时间点(此时肾的AA-I组织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的各组织oatp表达变化。研究发现,脾虚状态下湿浊转运障碍,小肠、肝、肾在湿浊转运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肺、大肠、胃则可能起着协同作用,初步揭示了湿浊转运是以脾为枢纽来进行,以及肺、脾、肾在湿浊转运中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本实验中不同组别和AA-I刺激后的不同时间点大鼠肝oatp2a1、oatp2b1、oatp4a1表达提示肝在湿浊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脾虚状态下,可能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提示脾的功能可能不仅包括小肠、大肠、胃,还可能包括肝的一部分功能在内(这部分功能对湿浊的转运至关重要)。脾虚失于健运状态下,湿浊转运障碍可导致oatp在肾脏组织中表达增强,肾中oatp表达增强一方面提示湿浊体内蓄积加重,另一方面提示肾转运湿浊的负担也在加重,从oatp途径揭示了脾病及肾可能机制。因此,本研究从oatp调控途径证实了“湿浊运化--oatp相关”假说, 不仅将促进中医湿浊病因病机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还将有效指导临床应用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