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药临床试验中患者服药依从性“间层变换(ILT)”评价方法
  • 项目名称:中药临床试验中患者服药依从性“间层变换(ILT)”评价方法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102733
  • 申请代码:H29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张俊华
  • 依托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受试者能否按照方案服用试验药物,直接影响到临床研究结果的内在真实性和卫生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受试者依从性评价是临床试验的重要内容。中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在患者依从性方面研究不足,缺乏可靠方法。本课题在现有依从性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药临床试验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建立受试者服药依从性"间层变换(ILT)"评价方法- - 以 "直接评价"方法(血药浓度检测)所得结果为基准,计算各"间接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在研究间接评价和直接评价结果关联性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或曲线拟合,建立直接评价法(直接层)和间接评价法(间接层)的层间变换方程,实现"间接法-直接法"的关联变换,通过优势整合,提高间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解决"容易的评价方法不精确"问题。本课题拟建立的方法,适用于中药和西药临床研究,具有实用、可靠的特点,将有助于中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提高。

结论摘要:

“药物不会在没有服用它的患者身上起效”,药物能否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取决于患者是否正确地服用。患者能否按照研究方案服用试验药物,直接影响到临床研究结果的内在真实性和卫生决策的正确性。本课题主要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依从性测评方法。在系统分析现有依从性测评方法基础上,率先提出了“间层变换(ILT)”评价方法,即以“直接评价方法”(血药/标志物浓度检测)为基线,建立与“间接评价方法”(问卷和药片计数)的关系变换方程,实现“间接法——直接法”的关联变换,提高间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解决“简便方法不精确”的问题。本课题完成了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完成了药物依从性评价方法的系统评价,明确了直接评价方法、间接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2)完成了三味清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依托该临床研究,采用溴离子标记物法、剩余药片计数法和MOS 依从性量表三种方法同时测评受试者的药物依从性。首次将溴化钠作为标记物用于中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其优点是生物利用度高(95%),半衰期适中(12天),个体差异对吸收代谢影响小,低剂量安全无害且无药理作用。研究发现溴化钠用量为30 mg/day,检测灵敏;中国人血浆溴离子浓度的基线值约为1.35 mg/L;服药4周后溴离子达到稳定浓度11.95±5.19mg/l。(3)首次构建了溴离子标记物法和剩余药片计数法以及MOS 量表法之间的“间层变换”关系如下治疗4周,血浆溴离子浓度(Y, mg/l)和剩余药片计数法所测定的药物依从性(X, %)的关系式为Ybr=17.70X药片-4.7855;血浆溴离子浓度和MOS 量表法所测定的药物依从性的关系式为Ybr=17.84 Xmos-5.106。治疗8 周,血浆溴离子浓度和剩余药片计数法所测定的药物依从性的关系式为Ybr=16.04 X药片-4.2904;血浆溴离子浓度和MOS 依从性量表法所测定的药物依从性的关系式为Ybr=16.51 Xmos -5.295。间层变换方程的构建为科学评价受试者服药依从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药物依从性受疾病类型、疗程、服药频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尚需深入研究。课题发表论文5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参加国内学术交流3次,国际学术会议1次。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9 会议论文 6 专利 3
期刊论文 12 会议论文 3 获奖 1
期刊论文 9 会议论文 3 获奖 2 专利 3
张俊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