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山西省原研品种,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然而,日趋增多的红花注射液源性过敏症及新近出台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方案》提示,该过敏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用于中药注射液过敏问题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两种建立动物模型鉴别注射液的过敏性;通过动物实验考察某一明确成分的致敏性。由于红花注射液成分复杂,以上方法均无法(快速)探明其致敏物质基础,亦无法解释、解决红花注射液的过敏问题。本课题在科学分析红花注射液致敏原特性的基础上,应用过敏原组学原理和实验方法研究、确认其中的致敏原沉淀分离蛋白类成分,人工孵育制备小分子的完全抗原;双向电泳分离、免疫印迹定位抗原;胰蛋白酶水解获得目标抗原;波谱分析探明致敏原结构;动物实验验证各成分的致敏性。本研究可确认红花注射液致敏原的种类、结构及性质;所得结果为红花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本课题的创新设计可为其他中药注射液致敏成分的研究提供借鉴。
safflower injection;Allergenomics;allergen;proteinum;micromolecule
红花注射液作为山西省原研品种,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然而,日趋增多的红花注射液源性过敏症及国家出台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方案》提示,该过敏问题亟待解决。本课题在科学分析红花注射液致敏原特性的基础上,应用过敏原组学原理和实验方法研究、确认其中的致敏原。 本研究首先收集有过敏报道的红花注射液并进行动物致敏性检验,针对阳性样品开展工作。课题将红花注射液可能的致敏原分为两种蛋白类大分子物质和其余小分子成分并分别对其研究。 一方面,采用丙酮沉淀法初步富集阳性样品中的蛋白类物质,经豚鼠ASA法检验,证实该蛋白混合物确实具有致敏特征,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TCA-丙酮法及Clean-Up除杂,经2-D电泳结合Western-Blot定位致敏蛋白位置,挖点进行酶解及LC-MS-MS分离、绿色植物数据库搜索,获得与可疑蛋白点匹配的蛋白名称、理论分子量、肽段序列及理论等电点等信息。根据Western-Blot结果,采用丙酮沉淀、离子交换树脂DEAE-52及透析等得到较为纯净的致敏蛋白,运用豚鼠ASA、大鼠PCA、BN大鼠ASA、组胺Elisa及组织病理切片等方法验证所得纯化致敏蛋白的致敏性。 另一方面,阳性样品经过丙酮多步沉淀,溶液部分浓缩并挥尽有机溶剂可得小分子物质。同样,在进一步研究之前,进行了动物的致敏性检验。首先采用豚鼠ASA、大鼠PCA法,未获得阳性结果。根据国内外过敏相关研究进展,后期增加BN大鼠ASA、组胺Elisa及组织病理切片等方法共同检验,但均未发现该类物质具有致敏性。因此本课题暂不针对其进行深入探索。 本研究首次将2-D电泳与Western-Blot相结合的技术应用于红花注射液过敏原的筛查,并发现具有致敏作用的物质为残留的蛋白类成分,通过质谱鉴定获得可疑致敏蛋白物质的相关信息。本课题确认了红花注射液致敏原的种类及性质;所得结果为红花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本课题所采用的分类确证、分类研究的实验方法可为其他中药注射液致敏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