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在对我国新发蜱媒传染病(莱姆病、埃立克体病和巴贝西原虫病)在媒介、宿主和人群层面的复合感染情况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并通过实验感染与传播,采用共聚焦激光断层扫描技术和微卫星多态性技术探讨这些病原体在复合感染条件下的遗传特征、致病特征以及主要抗原表位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这些新发蜱媒传染病原体在媒介、宿主层面上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明确它们在复合感染条件下的遗传特征、致病性以及具有免疫原
本项目对莱姆病、人巴贝西原虫病和人埃立克体病等主要目标,从媒介、宿主和人群角度分析了它们的复合感染情况,发现了人巴贝西原虫与人埃立克体不能同时感染蜱类,而可同时感染宿主动物和人群的现象。同时,利用人工膜体外饲血模型对蜱进行了复合感染,获得了人巴贝西原虫与莱姆病、莱姆病与人埃立克体复合感染的试蜱,并成功完成了蜱-动物感染过程。在宿主动物方面,利用SCID小鼠建立了复合感染动物模型,并对其体征、发病、感染过程、特异性抗体等进行了动态观察与记录,发现(1)莱姆病螺旋体对人巴贝西原虫、人埃立克体的感染均起增益作用,并加剧病症变化;(2)人巴贝西原虫只对莱姆病螺旋体的感染起增益作用,对人埃立克体感染起抑制作用;(3)人埃立克体对人巴贝西原虫呈较微弱的增益作用,而对莱姆病螺旋体的增益作用显著;(4)不同的感染顺序,可引起SCID小鼠体征、发病、感染过程、特异性抗体变化的不同。病原体抗原表多态性指数改变提示了复合感染对病原体的选择压力,同时也与宿主动物的应激反应密切相关。该研究获得的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测和病原体变化等对于指导蜱媒病复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