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元化主体的有效组织与决策。本项目针对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快速决策的现实需求,聚焦决策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借鉴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建模、应急决策等理论与方法,基于申请者前期研究成果,在城市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现况分析的基础上,描述地震应急医学救援行动特征,从多主体视角抽象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决策主体类别,建立决策框架,描述决策主体组成、主要行为规则和交互方式,构建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多决策主体模型,模拟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决策过程,通过不同行动阶段、指挥层次、主体行为的干预实验,获得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多决策主体与应急医学救援行动的自适应特征,揭示城市地震应急医学救援行动演化规律,以系统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地震应急医学救援行动效能评估方法,获得城市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决策策略,为城市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科学与精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与策略方案。
earthquake;emergency medical rescue;multi-agent;evaluation;commanding equipment
1.基于实证分析,获得震应急医学救援行动3类主体行为特征。(1)力量类主体属性包括力量抽组与部署数量、种类、形式和时机。汶川地震早期医疗力量抽组足量迅速,后期形成模块化部署体系。玉树地震72小时内抽组医疗力量达到总量90%,震后2周医疗力量回撤;(2)决策类主体属性包括应急决策和指挥体系。汶川地震形成以责任区为特征的属地化指挥体系,玉树地震形成了“两级四方”协同指挥体系;(3)对象类主体属性聚焦伤亡时间分布。汶川地震后2周内伤病员持续增长,玉树地震后6日内伤病员总数持续增长。 2.构建了地震伤病员医疗后送模型体系,实现系统模拟与干预。(1)建立地震应急医学救援行动多主体主体交互与概念模型;(2)建立地震应急医学救援SD模型,模型变量124个,反馈回路357个;(3)模拟发现震后72小时内伤病员有效救治率低,震后72h至2周医疗力量低效率损失高;(4)干预实验发现早期开始灾区医疗力量的调整对提高支援医疗力量配置效率作用明显。 3.提出了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力量使用、伤病员医疗后送、指挥决策方案。(1)医学救援力量抽组要坚持“早期足量,就近用兵,首用精兵、全程全要素模块化抽组”;(2)采取“灵活机动,混合编组”的力量部署方式;(3)坚持分级救治、早期后送、阶梯简化的伤病员医疗后送原则;(4)建立军地联合的多元协同指挥机制。 4.评估了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医疗队配置效率,提供效能评估方法。(1)12支医疗队总体效率值0.673,存在0.327的低效率损失。总体有效3支,相对较低9支,各队差异较大;(2)纯技术效率平均值0.790,规模效率平均值0.867。技术有效的医疗队6支,规模有效的3支,规模效率与床位数、人力数之间无明显关系。 5.研制了灾害医疗救援分队指挥决策作业箱组,实现了基础理论向实际管理决策的应用转化。包括医疗救援分队指挥信息系统、救护作业箱、协同指挥箱,用于伤员快速识别与处理、力量编组与配置、协同指挥决策,为应急医学救援指挥决策提供信息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