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Jefferson 实验室的极化电子-质子散射实验表明质子的电形状因子和磁形状因子的比值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常数, 而是随动量转移的增加单调下降。 这一实验现象与几十年来通过传统的非极化Rosenbluth方法(基于单光子交换)所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理论上认为双光子交换机制可以解释这一实验现象。同样可以讨论传统的Rosenbluth方法(只考虑单光子交换)从电子-氘核非极化散射实验中所抽取的氘核的电形状因子,磁形状因子以及四极形状因子与极化的电子-氘核散射实验的结果是否有着不同,从而进一步考虑双光子交换对氘核的各种形状因子的影响。 这会对理解氘核的各个形状因子包括氘核的各个极化可观测量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会对通过电子-氘核散射实验抽取中子的电磁形状因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双光子交换效应的引入对核子结构函数的影响,以及对核子共振态电磁跃迁性质的影响也是当前急需考虑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