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抗癌中药生物碱超分子纳米聚合物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评价
  • 项目名称: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抗癌中药生物碱超分子纳米聚合物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评价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173566
  • 申请代码:H28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朱全红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分子印迹纳米聚合物(MINP)是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载药量大、释药缓慢。前期研究发现,MINP通过超分子作用负载药物,释药行为与介质pH相关;与非靶制剂相比MINP有一定组织靶向性,但其生物友好性以及靶向输送药物的效果不理想。本项目通过功能单体、交联剂的优化制备生物相容且可降解的MINP,采用PEG-FA双功能基对其进行修饰,构建一种体内长循环、靶向肿瘤细胞、pH敏感的新型纳米聚合物载体MINP-PEG-FA,对其结构性质、载药释药行为、体内外靶向性以及抗肿瘤活性等进行研究,对影响载药释药过程的因素及机制、修饰基团与细胞靶向性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探讨。基于MINP对模板分子长春碱VBL及其结构类似物都具有超分子吸附作用,构建的新型载药体系可用于临床正在使用的其他长春花类抗肿瘤药物。同时通过长春花总生物碱VAs为模型药物的研究,有可能为中药有效组分群、有效部位的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探索一条新途径。

结论摘要: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一种对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吸附性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在药物缓释载体方面引人关注。本课题组前期发现MIPs对长春碱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但生物相容性以及靶向输送效果不理想。本项目通过筛选优化合成MIPs的功能单体,制备基于氨基酸功能单体的生物友好型纳米聚合物NPs;并采用聚乙二醇(PEG)、叶酸(FA)修饰的策略,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获得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聚合物药物载体NPs-PEG-FA,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评价;对其生物相容性、载药释药性能、对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的摄取进行了探讨;对载药纳米粒的体内组织分布以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1)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均匀设计法,确定沉淀聚合法制备NPs的最佳工艺,功能单体A-Trp 1.78mmol、交联剂EDMA 2.83mmol、溶剂DMF 30mL、引发温度55℃,制得的NPs对VCR的吸附量为92.62μmol/g。(2)经红外、核磁共振谱等确证PEG、FA对NPs的修饰成功;NPs-PEG、NPs-PEG-FA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31.6nm、212.4nm,在水中分散性好,不发生团聚。(3)不同浓度NPs-PEG和NPs-PEG-FA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孵育后,细胞生长正常,RGR活性均在97%以上,表明对小鼠正常细胞无毒性。(4)荧光标记的FITC-NPs-PEG-FA可被高表达叶酸受体的MCF7细胞内吞,而对叶酸受体低表达的A549细胞无此作用;未引入FA的FITC-NPs-PEG在MCF7和A549细胞上均未观察到内吞现象,表明经FA修饰后的药物载体提高了对叶酸受体高表达实体瘤细胞的靶向性。载药纳米粒对MCF-7细胞毒性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与VCR组相比抑制作用更为持续稳定。(5)载体吸附VCR在1h内可达到平衡,NPs-PEG的包封率、载药量为61.31%、10.66%,引入FA后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经叶酸修饰的纳米粒子亲脂性增加,在水中易向内团聚所致。载药纳米粒累积释药百分率为97.72±1.29% ,72h内释放完全。纳米聚合物对其他长春花生物碱VBL、NVB也显示出良好的载药释药性能,可作为这一类抗肿瘤药物的通用载体。(6)载药纳米粒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后,与非靶制剂相比,在心、肝、脾、肺、肾等组织中药物浓度均有提高,且以肝组织最为明显,表现出肝靶向性。

相关项目
朱全红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