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濒危植物金钗石斛保护遗传学与品质评价分子标记研究
  • 项目名称:濒危植物金钗石斛保护遗传学与品质评价分子标记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472150
  • 申请代码:H28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徐红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是兰科石斛属珍惜濒危植物,为我国常用贵重中药材,由于人为过度采伐利用和大量生境被破坏,导致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居群规模锐减,种内遗传多样性丧失严重,资源已濒于绝迹,因此迫切需要对其濒危机制及保护策略进行研究。本项目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金钗石斛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初步的检测,阐明其遗传变异的水平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濒危的可能原因和机制,从而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和措施。同时还将对不同居群的金钗石斛进行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结合遗传信息分析阐明遗传多样性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确定优良金钗石斛居群种质及其特征性基因谱,为优良金钗石斛种质的选育与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从遗传保护与品质分析的结合研究中寻找切入点,可为珍惜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一个示范。

结论摘要:

本研究在对我国珍稀濒危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野外资源调查及其DNA分子标记鉴别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APD和ISSR标记,研究了金钗石斛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金钗石斛居群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和遗传分化系数(GSt)分析均表明,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而不是居群内,表明金钗石斛在居群间有较强遗传分化趋势;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表明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对多糖类与生物碱成分的定量分析表明,不同产地金钗石斛的多糖与生物碱含量有变化;利用建立的HPLC-ESIMS分析方法,对不同居群金钗石斛中的41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倍半萜类生物碱为金钗石斛的主要特征成分,三个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将不同居群样本初步归类。相关性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与化学成分多样性之间没有相关性;结合遗传与化学信息分析确定了优良金钗石斛居群种质并建立了特征性ISSR与RAPD指纹图谱。生境独特、自然繁殖力低下,生境破坏与人为过渡利用是金钗石斛濒危的直接原因,建议针对不同的类群采用原位或迁地保护的措施。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9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4 会议论文 1 著作 1
徐红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