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线虫真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线虫捕食性天敌,在目前已经报道的200余种捕食线虫真菌中,仅8个种分离自水生环境,系统开展水生捕食线虫真菌的研究很有意义。本项目立题研究淡水区捕食线虫真菌的生物多样性。首先,分别选取重污染、中度污染和非污染的淡水湖泊为样点,采集底泥、枯腐植物残渣等基质,同时以毗邻采样湖泊的陆地生境为对照样地,分离、鉴定水陆环境中的捕食线虫真菌,获得一批菌种资源,并进行水生与陆生,污染与非污染区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相似性分析;其次,选取部分代表种类,比较水陆来源的同种捕食线虫真菌的形态多样性及对线虫的捕食能力;最后,采用多序列(28S rDNA序列,ITS全序列和β-tublin1序列)综合分析方法对水陆来源的捕食线虫真菌进行系统亲缘关系分析。本项研究将有助于发掘和保护水生捕食线虫真菌资源,了解水体污染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同时为线虫生防研究开拓新的资源调查领域。
nematode-trapping fungi;bio-diversity;aquatic fungi;water quality;phylogeny
本项目在在国家基金的资助下,按照申请书设计的技术方法对不同污染状态的云南六大高原湖泊底泥及毗邻陆地土样中的捕食线虫真菌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水体与毗邻陆地,不同流域,不同水质中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相似性分析;其次,选取部分代表种类,比较水陆来源的同种捕食线虫真菌的形态多样性及对线虫的捕食能力;最后,采用多序列(28S rDNA序列,ITS全序列和β-tublin1序列)综合分析方法对水陆来源的捕食线虫真菌进行系统亲缘关系分析。项目按计划圆满结束,获得了云南高原湖泊水生捕食线虫真菌的第一首资料,目前大部分数据已经整理完成。研究结果表明1、形态多样性陆生及水生环境中分离的相同种,部分种类从孢子形态、着生方式上看,有一定区别,如A. oligospora的孢子着生及形态变化较大,有些水生类群在孢子的顶端常常长有附属丝,这应该和水生环境相适应的一种适应性结构。2、捕食能力研究来自不同地方的同一个物种,捕食能力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大。3、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从湖泊的分布、隶属的流域及不同水质分析,捕食线虫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H′)滇池水体中高于毗邻陆地,杞麓湖、抚仙湖、泸沽湖、洱海及程海毗邻陆地高于水体;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三个流域中毗邻陆地均高于水体;一类水质、三类水质水体中高于毗邻陆地,五类水质以下毗邻陆地高于水体。捕食线虫真菌群落相似性指数(S)水体中与毗邻陆地为0.6190;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0.9020,珠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为0.8936,长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为0.8400;一类水质和三类为0.7143,三类水质和五类水质以下为0.7879,一类水质和五类水质以为0.7407。4、亲缘关系分析,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得出结果同一物种的水生捕食线虫真菌可能是由陆生种进化而来,并且也验证了Arthrobotrys属可能由Monacrosporium属进化而来的设想。5、分离并命名了一新水生捕食线虫真菌Dactylella qiluensis。本项目已发表和接受的研究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其它中文期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