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近纪生物地层格架和海陆环境变迁研究
  • 项目名称: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近纪生物地层格架和海陆环境变迁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0302002
  • 申请代码:D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4-01-01-2006-12-31
  • 项目负责人:纪占胜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3
中文摘要:

本项目主要以晚白垩世-古近纪地层的微体生物化石内容、地层时代和沉积环境以及拉萨地块最高海相层的时代确定为手段,来研究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近纪生物地层序列和新特提斯洋闭合时期拉萨地块的海陆环境变化。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会对正在开展的拉萨地区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涉及的相关时代的地层格架的完善和建立、相伴生的能源矿产的研究提供基础的地层资料和基本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深入了解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初期的拉萨地块的古地理格局变化研究和特提斯洋闭合的时代和过程。

结论摘要:

根据双壳类和孢粉研究,设兴组时限为晚白垩世早期至始新世-渐新世。拉萨地块的设兴组记录了在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新特提斯洋(或海)消减过程中,欧亚板块南缘在晚白垩世-古近纪早中期的古环境变化过程。拉萨地块在晚白垩世早期经历了一次重要沉积环境变化和古生物群绝灭事件,以塔克那组为代表的大规模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基本结束,设兴组中几乎再也没有出现碳酸盐岩夹层,主要以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双壳类大规模绝灭于塔克那组顶部,设兴组中海相生物化石贫乏,生物演化处于低潮阶段。这表明在晚白垩世早期印度板块开始明显向北移动,导致新特提斯洋(海)海平面相对下降,拉萨地块缓慢抬升,浅海碳酸盐岩沉积结束,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占据主导地位,海相古生物基本退出该地区。晚白垩世-古近纪早期拉萨地块一直维持在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环境中,大约在渐新世时期,拉萨地块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事件,设兴组强烈褶皱,随后出现了以林子宗群为代表的剧烈基性火山岩喷发,这实际上标志着印度板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的新特提斯洋已经闭合,无法吸收来自印度板块的俯冲能量,拉萨地块直接受到了来自印度板块的压力,导致设兴组强烈挤压褶皱,达到了陆-陆碰撞阶段。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纪占胜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