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拟采用电生理、生化、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正常、实验性慢性疼痛及记忆功能减退的动物模型上,以神经细胞记忆为切入点,以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为主轴,探讨不同强度、频度电针"足三里"穴等的累积效应的规律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为针刺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应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临床针刺治疗慢性痛提供某些实验数据。
针刺对慢性病需要多次、或多个疗程治疗,才能取得累积性效果。本研究在结扎坐骨神经造成慢性痛的模型上,采用行为学、放射免疫、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观察到1)重复电针"足三里-阳陵泉"有累积性镇痛效应;1mA的强度、每天1次治疗频度的效果较佳;2)电针镇痛累积效应出现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皮质醇合成与释放增加为主;去除卵巢所出现的滞后的镇痛效应,可能主要是血浆、下丘脑-垂体组织ACTH含量增加,应激反应提高的结果;3)电针镇痛累积效应出现时,下丘脑弓状核、室旁核、视上核、腹内侧核等核区神经细胞内蛋白激酶PKA、PKC和囊泡乙酰转移酶(VAChT)的活性、及海马CA1区PKA、PKC的活性明显上调,下丘脑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mRNA、前阿黑皮素原(POMC)mRNA、海马ChATmRNA的表达也显著增加;去卵巢后,雌激素的水平降低,这些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4)电针的累积性镇痛作用与动物的记忆能力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较系统地揭示了针刺累积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证明了产生针刺累积性镇痛效应的有效参数,为针灸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