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云南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繁殖调控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云南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繁殖调控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160422
  • 申请代码:C0403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崔亮伟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灵长类繁殖模式及其调控机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灵长类繁殖调控的理论解释工具是收入型-资本型繁殖连续谱学说。收入型繁殖模式通过断奶学说和母亲能量假说解释,资本型繁殖模式的解释工具是断奶假说还是母亲能量假说尚无定论。目前,有关灵长类繁殖调控机制的研究多数仅关注繁殖周期的某些环节,而完全忽略断奶期.针对学术界未能全面、系统的阐述灵长类繁殖策略及其调控机制的现状,本研究拟从整个繁殖周期来研究繁殖策略及其调控机制,对验证和完善灵长类繁殖调控的连续谱学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焦点动物-瞬时扫描取样法搜集繁殖行为数据(交配行为、出生季节和断奶过程),同时测定环境要素变化(采用Rank指标测量食物丰富度、氧弹式热量计测定食物能量、常规仪器监测非生物因子),通过分析繁殖周期与环境因素(如光周期、温度和食物丰富度及其能量等)的相关性和时序吻合度,阐明繁殖策略及其调控机制。

结论摘要:

灵长类繁殖模式及其调控机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前的研究主要探讨某个繁殖环节(如交配、怀孕、妊娠、出生、哺乳和断奶等)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没有从整个繁殖周期考虑二者间的关系。本项目通过研究拉沙山黑白仰鼻猴整个繁殖周期与环境(尤其是食物资源)的相互关系,来探讨其繁殖调控机制。拉沙山猴群有2个交配高峰, 最高峰在交配季节(8-10月), 次高峰在出生季节(2-4月,其生物学意义暂不清楚)。出生期为次年2月15日-4月12日,根据怀孕期反推受孕期为8月6日-9月30日。猴群主食(松萝和树叶)高峰期为6-9月。猴群在夏至后白昼渐短、温度最高和食物最丰富的时期启动繁殖,1月后开始交配;这说明光周期触发了发情和交配。猴群在食物峰期2月后受孕,所以丰富的食物资源而非光周期触发了排卵。妊娠中期温度最低。出生期温度逐渐升高。尽管哺乳期后期温度低、食物匮乏,但高能耗的哺乳中期位于食物峰期末,猴群可在食物丰富的受孕期和哺乳中期储备能量、降低哺乳期的能量压力。婴猴断奶期13-18月龄(次年3-8月)。此时,环境中软的、营养丰富的高质量食物(嫩芽/叶和花)逐渐繁盛。尽管妊娠期食物相对匮乏、能耗较多(经历漫长冬季),但受孕期和哺乳中期位于食物峰期末,出生期和断奶期与高质量食物峰期一致。鉴于断奶期是婴猴存活的“瓶颈期”,猴群季节性繁殖调控的首要环节是断奶期,而主食高峰期受孕和哺乳便于母亲储备能量、受孕健壮后代以及度过高能耗的漫长冬季。猴群通过调控断奶期、受孕期和哺乳中期与环境协调一致,保证物种繁殖成功。因此,食物是调控猴群季节性繁殖的终极因素,光周期等环境因素则是精确调控季节性繁殖与食物可获得性协调一致的近因 (Wikleski et al, 2000)。猴群出生为严格的季节性出生,脉冲型出生且具同步性(渐增三峰型)。出生同步性可能是单雄多雌繁殖单元间、非单元内出生同步性的结果。结合北部猴群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纬度升高,黑白仰鼻猴出生提前,出生期缩短,繁殖季节性更强(峰期数减少、同步性增强)。这与高纬度地区明显的环境和食物季节性导致的排卵同步性(Power, 2013)和较短的繁殖时长有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繁殖期食物化学成分对食物选择的影响。在保证食物单宁含量低于某个阈值时,拉沙山猴群在不同的繁殖时期选择不同食物满足其营养需求,保证繁殖成功。这将为笼养和半圈养猴群优化食物营养配方提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0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崔亮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