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我国沿海外贸加工集群的去地方化问题研究
  • 项目名称:我国沿海外贸加工集群的去地方化问题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171106
  • 申请代码:D01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朱华友
  • 依托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去地方化是指企业生产过程的部分或整体脱离原区位的产业联系,进行地理转移,或在原区位独立打造供应链的过程。我国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外贸加工集群仍然处在大批量生产阶段,很多企业仍然是"俘获型"供应商,难以摆脱全球贸易商的控制,往往随着全球贸易商被迫进行空间转移,产生去地方化问题。鉴于外贸加工业在中国经济和外贸中的重要性,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空间转移等变化将深刻地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成长,本项目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研究背景出发,进行典型案例调查,研究全球贸易商和品牌商与我国本土供应商的权力关系,对外贸加工集群地理转移的机理进行理论诠释,揭示沿海外贸加工集群的去地方化问题及其对地方的影响,寻找超越低端集群向高端集群升级的路径。目标是从理论高度揭示发展中国家被动形成的外贸加工集群的实质,发展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好地制定和实施集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与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内部集聚机制而发展起来的集群不同,我国的外贸加工集群是在全球和地方的联结中,在“全球-地方”的张力下形成的。中国很多集群已经成为外包生产和外商采购的基地,不但没有成为全球流动空间中粘结的区位,反而出现企业的“去地方化(delocalization)”现象。项目借鉴欧美国家的研究,根据当前我国沿海外贸加工集群转移的现实,着眼于全球生产网络和生产范式的视角,研究跨国公司主导下本地企业的转移、转型与升级。项目首先分析了我国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制鞋和家俱业的空间转移格局和路径,提出去地方化问题,明确“去地方化”概念,认为去地方化是产业转移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既是空间过程,即生产过程的完全或部分的转移现象;也是功能整合过程,即企业供应链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离与再组合。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转移相比,去地方化重视企业与地方的互动互赖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地方生产网络的影响。项目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着重从网络权力和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出发深入研究集群企业去地方化的机理,并提出去地化的两种表现形式,即跨国公司战略驱动下的去地方化和全球贸易商订单驱动下的去地方化。进一步,项目以东莞为例,分析了集群企业去地方化对地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地区合作、地区就业和失业、地区福利和环境外部性等方面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项目重点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提出地区企业升级之路可以走“OEM—ODM—OBM”的升级之路、走“做强OEM,准备OBM”之路和走国家价值链建设之路;在生产范式变革条件下,强调技术、组织在集体学习和地方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创新过程的重要因素应该是本地化的,才能达到在全球价值链中学习并成功转型升级的目的;在“技术—组织—区域”共同演化视角,提出促进集群升级,要从多层次情境入手。要强调技术、组织在集体学习和地方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形成区域创新系统。要推进技术和组织方式的改革,摆脱全球贸易商的控制,达到在全球价值链中学习并成功转型升级的目的。项目研究的是本地企业和跨国公司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它反映了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外贸加工集群发展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涉及到我国外贸政策和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以及地方发展战略的调整,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5
  • 2
  • 0
  • 0
  • 1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8 会议论文 1 著作 1
朱华友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