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我国低碳转型的经济学传导机制及政策优化仿真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视角
  • 项目名称:我国低碳转型的经济学传导机制及政策优化仿真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视角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71173048
  • 申请代码:G031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陈诗一
  •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能源约束和减排压力使得我国低碳经济转型不可避免且极为紧迫,但要从长期依赖的高碳增长一下子转型到低碳发展不啻于凤凰涅槃,这需要观念革新,更需要对低碳转型内涵、机制、评价指标和我国的特点、难点、政策与管理进行目前尚不足的科学和系统研究。本课题以此为目标,拟在前期已有大量相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能有效处置污染排放负外部性特征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升级以便更准确模拟现实中的节能减排行为,为低碳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合理、一致的经济学分析机制;其次,在此机制下拟生成三种低碳转型评估指数,它们是内生和自洽的且具转型评估功能,这与现有指标不同;接着,基于该指数体系对我国不同地区和行业的低碳转型进行评估,尤其在方法更新基础上对重点地区和行业进行分析;最后,对两类环境政策的经济影响和低碳转型成效进行优化仿真,在发展和转型中寻找最佳平衡,以探索一条中国特色低碳转型长效机制与政策管理之路。

结论摘要: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低碳转型的经济学传导机制研究、低碳转型的评估指数体系的构建、推动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环境政策的最优路径仿真和政策效果评估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到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本课题基于SBM-DDF-AAM模型构建了低碳经济分析的理论机制和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进行低碳转型动态评估的指数体系,并对改革以来中国各省级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进行评估和预测。研究发现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还处在不稳定的初级阶段。低碳经济转型理论机制的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TFP),本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并应用方向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改革开放后中国38个工业二位数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同时进行工业绿色生产率增长核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并不处于一个可持续的、低碳的增长路径。在上述低碳转型评估指数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还提出了生态发展指数EDI(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dex)等概念,并利于行业和地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环境政策的最优路径仿真和政策效果评估方面,课题组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动态行为分析模型对中国工业从2009-2049年节能减排的损失和收益进行模拟分析,找到了通向中国未来双赢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路径,并对中国工业2011-2050年间的双赢发展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支持了环境Porter假说。课题组还首次根据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中国工业38个两位数行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为碳税税率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根据多项式动态面板数据拟合和预测了碳税对工业增加值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使用非参数面板估计方法分析了工业污染排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得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发现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倒U型关系。为了进行上述研究,课题组创新性地构造了38 个工业两位数行业包含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在内的投入产出面板统计数据库。本课题按计划完成了预期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为我国实现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课题组成果于2014年荣获第五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著作奖。课题组出版英文专著1部,共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检索4篇,SSCI检索9篇,SCI、SSCI双检索2篇,CSSCI检索3篇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12
  • 0
  • 4
  • 3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71 会议论文 2 著作 2
陈诗一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