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2种傣药的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 项目名称:2种傣药的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0900124
  • 申请代码:C0206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张宏武
  • 负责人职称:助理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植物源杀虫剂由于作用机制特殊, 靶标选择性强, 安全性高等特点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与英国先正大合作,发现来自西双版纳的2种傣药- - 毛叶巴豆和光叶巴豆醇提取物具有显著杀小菜蛾幼虫活性,而在化学研究中并未发现传统认为的二萜类化合物,其活性成分很可能是其他类型的成分。因此本课题拟通过活性跟踪分离鉴定其杀虫活性成分,并通过分析该活性成分对试虫酯酶(包括乙酰胆碱酯酶、磷酸酯酶、羧酸酯酶等)、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 酶系等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其杀虫作用机制,以期发现结构新颖、作用独特、毒副作用小的的活性化合物,为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源杀虫剂和傣药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填补这2种民族药研究空白,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农业和药用植物栽培实施无公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摘要:

本研究中毛叶巴豆和光叶巴豆的75%乙醇提取物,分别对小菜蛾幼虫表现了显著的胃毒作用,因此对毛叶巴豆和光叶巴豆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工作,共分离得到42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新化合物,大都显示了很好的杀虫活性。我们在对两种植物化学成分的杀虫活性测定的同时,对光叶巴豆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其中有3个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本项目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前景。本项目共 发表SCI收录论文6篇,填补了光叶巴豆化学成分的研究空白,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3 会议论文 6 获奖 4 著作 4
期刊论文 37 会议论文 1 获奖 2 著作 7
张宏武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