鼯鼠是一类适应于森林环境并主要依靠四肢间的皮膜以滑翔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夜行性啮齿类动物。我国鼯鼠的分类比较复杂且存在较大的争议。本项目拟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对我国鼯鼠类动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分类修订,阐述它们在不同层次上的特征、属性表达、分化及亲缘关系。并通过对跨喜马拉雅地区分布的鼯鼠类群间系统发育关系及其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探讨鼯鼠类动物的适应辐射过程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条件变化等地质历史事件的关系。同时也为《中国动物志,兽纲,第四卷,啮齿目(上册)》的编写提供基础资料。
China;flying squirrel;species;phylogeny;biogeoraphy
本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查看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广东昆虫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陕西动物所、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及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500余号,描记标本特征并测取头骨可测量性状等信息7000余个,赴滇南、西、西北采集标本近50号,提取DNA样本60余个,扩增Cyt b 等序列60余条。基于对上述收集的各项资料的分析研究,本项目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境内的鼯鼠含7属、17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部、西南部及海南、台湾等地。 从总体水平上,首先通过重建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和扩散隔离分析对鼯鼠共同祖先起源地进行了推测,并结合化石记录和古气候、古地质资料对其演化过程进行了推断。结果显示鼯鼠可能起源于中新世早中期的欧洲地区,种群爆发后迅速扩散至亚洲并经由白令陆桥到达北美。此后由于冰川作用、CO2浓度降低、造山运动和古海洋退缩等因素影响,北半球气候干冷恶化、草原扩张,导致欧洲的鼯鼠种类和数量锐减,青藏高原的隆起和亚洲季风的影响又使中亚干旱程度加剧,而森林覆盖度较高的东南亚、南亚便成为鼯鼠避难地和此后的再分化中心,栖息地反复隔离与连通成为其分化的主要驱动力。其次,基于头骨可测量性状的统计分析,本项目分别对鼯鼠属Petaurista、箭尾飞鼠属 Hylopetes 属内种间的头骨形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一、探讨了Petaurista yunanensis, P. philippensis, P. hainana 以及P. petaurista 4种鼯鼠的头骨形态差异,在宏观统计分析水平为上述4种鼯鼠的种的地位的有效性提供了佐证;二、对 Hylopetes electilis,H.alboniger, H. phayrei, H.lepidus, H.spadiceus 以及 H.nigripes 进行了头骨形态学分析,探讨了H.electilis 与上述研究类群的区别,论证了H.electilis 为一独立的种而不是 H. phayrei 的同物异名。第三,基于Cyt b 数据分析,构建了鼯鼠属内各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论证了P. marica,P.caniceps,P.hainana, P.yunanensis 以及 P.lena 种的地位的有效性,并探讨了属内物种分化与环境演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