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国斑螟亚科分类修订及系统发育研究
  • 项目名称:中国斑螟亚科分类修订及系统发育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172141
  • 申请代码:C0405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任应党
  • 依托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斑螟亚科隶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绝大多数种类都是农林、果蔬、仓储的大害虫,经济意义十分重要,但存在错误鉴定多、属种间关系混乱、系统发育关系不清等问题。本项目采用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斑螟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PCR扩增、测序后、比对基因序列差异,分析获取斑螟的分子特征,对中国斑螟亚科近缘属、种进行准确鉴定和系统的分类修订。通过对中国斑螟亚科30余个重要属的分类修订,基本消除因种类错误鉴定、学名误用和分类地位不合理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在形态和分子特征支持下,研究斑螟亚科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该亚科昆虫的演化过程,重建斑螟亚科自然分类系统;同时,发现一批新物种和新记录种,丰富我国斑螟亚科昆虫资源。本项目对于提升中国斑螟亚科分类研究水平,缩小与世界斑螟研究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摘要:

本研究的重点是对中国斑螟亚科进行分类修订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针对需要进行修订的斑螟类群的分布特点在河南、贵州、陕西、江西、海南、云南、湖北、广西等地进行补充采集,约计标本11000号;同时借用国内其它单位(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等)馆藏标本约4000余号。制作外生殖器、翅脉玻片标本800余个。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斑螟亚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修订,发现1新属、8中国新记录属、46新种、35中国新记录种、3项新组合、2项属级新异名、5项种级新异名、1项属级学名恢复、3项种级学名恢复、3雄性首次记述及4雌性首次记述;重新描述了特征不完整或描述比较模糊的99种,并增加了最新分布资料。截至目前,中国斑螟昆虫达116属410余种,分别约占世界已知属、种的17%和8%。测定了13属15种斑螟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全长均为1536bp。在比对的658bp COI基因序列中,A+T和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0.2%和29.8%,保守位点468个,可变位点190个,简约信息位点111个,平均转换数38,平均颠换数48,转换与颠换比(R值)为0.78。表明斑螟线粒体COI基因 “AT”碱基丰富(>70%),GC含量较低 (<30%),且发生颠换的频率明显高于转换频率。在形态分类基础上,利用1个测定序列(秀峰斑螟A. bellulella)和14个Genbank登录序列对峰斑螟属Acrobasis及其近缘属驼斑螟属Cyphita、锥斑螟属 Conobathra进行了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支持将驼斑螟属、锥斑螟属为峰斑螟属异名,与形态学结果一致。选取中国斑螟亚科拟斑螟族 Anerastiini 11属11种,隐斑螟族 Cryptoblabini 6属6种,斑螟族 Phycitini斑螟亚族 Phycitina 43属43种,峰斑螟亚族 Acrobasiina 45属46种作为内群进行形态系统发育分析,选取了69个特征160个特征状态,结果显示其系统发育关系为(Cryptoblabini (Acrobasiina (Anerastiini+Phycitina)));与Roesler (1973)分类系统相比,本结果更倾向于支持将斑螟族内2亚族斑螟亚族Phycitina和峰斑螟亚族Acrobasiina提升至族的级别。上述研究基本达到预期目的,研究结果为我国斑螟亚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和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8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任应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