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在川西前陆褶皱冲断带中选取典型的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构造,进行精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断层相关褶皱的变形历史和发育过程。通过断坪和断坡等不同构造部位的断层带内部结构的详细分析和显微破裂构造的定量统计,确定台阶状逆断层的断层带组构特征,评价断层带不同部位对流体运移的疏导和封堵能力。研究不同构造期次显微破裂中充填的矿物脉体(沥青脉、方解石和石英等)以及其中流体包裹体的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古流体性质、来源和运移途径,同时进行流体包裹体面(FIP)分析,确定主导古流体运移时的构造应力场。综合分析流体运移与断层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揭示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发育过程中断层相关流体的运移行为及其聚集规律。这项研究既具有深化断层与流体相互作用研究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认识我国西部前陆褶皱冲断带中油气勘探规律的实际意义。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在川西前陆褶皱冲断带中选取典型的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构造,进行精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断层相关褶皱的变形历史和发育过程。通过断坪和断坡等不同构造部位的断层带内部结构的详细分析和显微破裂构造的定量统计,确定台阶状逆断层的断层带组构特征,评价断层带不同部位对流体运移的疏导和封堵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利用断层相关褶皱中的生长地层、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差异变形、沉积速率与变形速率的关系以及沉积相迁移规律,鉴定了各主要断层相关褶皱的形成和发育时间,确定了龙门山断层相关褶皱在晚三叠世和早新生代两期主要的构造事件。我们精细解析了一些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构造,例如矿山梁双重逆冲构造、中坝断展褶皱构造、岷江断弯和断展褶皱构造、雾中山断展褶皱天全断展褶皱和莲花山楔体构造等,分析评价了这些构造中的油气运移和圈闭性能。这个项目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发现了新生代薄皮逆冲构造之下存在隐伏着的古生代裂谷盆地,揭示出川西盆地一个新的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同时,我们还论证了龙门山前经历了两期明显的前陆盆地阶段,即晚三叠纪周缘前陆盆地和晚白垩纪-早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