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利用伽玛暴及其余辉的观测数据、以统计和数值模拟为手段,检验和发展伽玛暴的喷流结构模型和统一模型(1)统计研究伽玛暴喷流结构跟光变曲线和能谱有关物理量间的关系,检验其是否跟喷流模型自恰,并用经验模型系统研究余辉光变曲线有拐折现象或含超新星成分的伽玛暴,基于大质量星引力塌缩模型模拟这些光变曲线和能谱演化,研究这些暴的喷流结构特征;(2)通过数值模拟喷流的张角分布和光度函数来检验喷流内部结构形式
研究伽玛暴多波段辐射特征、喷流模型及暴分类问题,发表25篇(SCI收录24篇,国际会议文集1篇,国际大会口头报告1次),论文被引403篇次,形成由3名博士为核心的团组,培养研究生4名。主要成果包括(1)发现新伽玛暴谱能关系,被国际同行以申请者名字命名并成为伽玛暴宇宙学主要工具之一和新一代伽玛暴宇宙学卫星设计基础之一,核心论文单篇引用60篇次;(2)分析Swift观测数据,研究伽玛暴效率、X射线晚期耀发、X射线余辉光变曲线中的快速下降部分、缓慢下降部分的物理机制,以及喷流拐折问题,系列文章共5篇已在ApJ发表,引文已达120篇次; (3)提出低红移、低光度伽玛暴可能是一个新暴类,引起国际同行关注,引用已32篇次,且Swift卫星组决定降低Swift/BAT 触发设置以能探测这类暴,并在2008年1月9日再次探测到一个新暴,新一代伽玛暴卫星JANUS把这列入主要科学目标之一;(4)发现晚期光学余辉显著的分类现象,为认识暴分类和寄主星系性质提供新信息,论文被引22篇次;(5)深入认识长短暴的谱能、光变特征及长短暴的物理分类,提出新的分类框架,被Nature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