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氯酚、丁草胺、阿特拉津三种典型有机农药为代表,开展了农药类有机污染物与土壤组成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研究了农药在不同纯矿物、腐殖质及去除有机质土壤上吸附特征,明确了农药吸附与矿物及腐殖质等土壤有机、无机组分的关系;(2)探讨了土壤性质对农药的土壤-水界面行为的影响,揭示出pH、有机质及其组分、以及颗粒组成是关键的土壤控制参数;(3)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提出了五氯酚在我国典型地带性土壤中腐殖质不同组分中矿化与结合残留的分布规律,阐明了五氯酚在土壤中的老化机理;(4)展开了毫米级根际微域中五氯酚的生物有效性研究,揭示了五氯酚的降解根际效应与传统植物营养学中营养因子根际梯度递减效应不一致的现象,首次提出了农药的生物有效性受根际效应影响的特异性,并通过对特异性根系分泌物、微生物学性状演替及五氯酚特异消减行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解析,明确了五氯酚根际特异消减行为的土壤微生物学作用机制。通过本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3篇(SCI论文20篇,核心刊物论文9篇,会议论文14篇),将出版著作1部,举办学术研讨会4次,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1篇,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1人
英文主题词Organic pollutants; Soil and humus; Interface behavior; Bound residue; Rhizosphere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