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山东海岸湿地中底栖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分类学研究
  • 项目名称:山东海岸湿地中底栖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分类学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976075
  • 申请代码:D0609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胡晓钟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当前国际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研究中,极端生境区系及多样性备受人们的关注。海岸湿地作为一独特的生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水域生态系结构与功能的维持和发挥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20年来,我国北方海岸带自由生活纤毛虫的分类及系统学等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但作为重要构成的底栖类群,人们迄今仍了解甚少。本工作拟以山东省海岸部分典型湿地为采样点,采用形态学、分子及细胞学等现代手段,初步开展极端条件(乏氧、低盐、快速温盐变化、恶劣理化环境等)下底栖纤毛虫的形态分类学及区系构成的研究,澄清传统分类学中的混乱和错误,填补国内该生境纤毛虫研究的空白,并以部分关键类群的细胞发生学为重点,揭示其个体发育与系统地位的关系,同时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为纤毛门内相关类群的系统演化分析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讯。

结论摘要:

项目执行3年来我们主要以山东省海岸部分典型湿地为采样点,采用经典形态学、分子和细胞学等技术方法开展了对其中底栖纤毛虫的分类学及区系构成的广泛调查研究。工作内容包括种类鉴定,形态统计性状的分析、纤毛图式、银线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现代分类学指征的给出与建立,对国际(国内)目前存在混乱、不详、错误解读种类的廓清,对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种类的细胞发生学研究;同步进行关键类群的SSU rRNA基因测序工作。完成了对31种纤毛虫的分类鉴定,建立了2新属、12新种、1新组合和3新模,对1属5个种给出了新定义;同时开展了对4种纤毛虫的细胞发生学研究。开展了对27种纤毛虫的18S和28S rRNA以及微管蛋白基因的测序工作,向国际数据库提交了42条新序列。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对2个目(钩刺目、散毛目)、5属和13种纤毛虫的系统位置之探讨。另外,国内较早运用改良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开展了海洋近岸海域的污染监测。发表了16篇学术论文,其中本领域国际主流刊物13篇,国内学报级刊物3篇。以本项目为依托,课题组新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5人和博士后1人、毕业博士3人和硕士1人、出站博士后1人;17人次参加了4次国际和1次国内学术交流会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8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6 著作 1
期刊论文 1 会议论文 2 著作 3
胡晓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