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作进一步的探讨。将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分成电针组与对照组,在损伤后的不同时期采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对各组有代表性的动物模型脊髓损伤部的2万余种基因表达进行对照分析,从中筛选出治疗组与对照组表达有差异的效应基因群。并根据各主要效应基因的生理机能推测其对脊髓损伤部细胞微环境及神经再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对其中与神经干细胞分化增殖有关的基因,进一步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实时PCR等技术于各组动物脊髓标本中进行定位与定量分析。结合对脊髓损伤部神经干细胞分化增殖和神经再生情况的形态学观察,揭示督脉电针影响脊髓损伤部基因表达和神经干细胞分化增殖的物质基础及其内在联系,为探索电针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的实验证据。
应用基因芯片、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实时PCR技术对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将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分为电针组与对照组,在损伤后的不同时期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动物脊髓损伤部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电针治疗可对损伤部位细胞微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以及Real-time PCR法对脊髓损伤部位的HSP70及CNTF表达情况进行了定位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针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脊髓损伤部HSP70及CNTF的表达量。BrdU和nestin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脊髓损伤部虽有神经干细胞的存在,但未见其增殖。这可能是因为在注射BrdU的时间点上没有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或者是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已经分化成了成熟的神经胶质细胞而不再表达巢蛋白的缘故。虽然电针对神经细胞的再生没有呈现出直接的作用,但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来看,电针治疗可以较大地改善损伤部位的细胞微环境。电针对HSP70及CNTF等表达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有效地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继发性伤害,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提高今后康复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