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P2X3受体、谷氨酸及NMDA受体在正畸治疗疼痛机制中的作用
  • 项目名称:P2X3受体、谷氨酸及NMDA受体在正畸治疗疼痛机制中的作用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471912
  • 申请代码:H14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赖文莉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实验性正畸牙移动时疼痛的调控机制,探索ATP受体、谷氨酸及其受体NMDA在疼痛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对阐明牙移动时的疼痛机制,揭示临床患者加力后疼痛的时间及强度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为将来开发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的镇痛药物的研究奠定基础,提供临床镇痛的新思路。

结论摘要:

本课题探讨NMDA受体及P2X3受体在正畸牙移动疼痛机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实验性牙移动1-14天后P2X3受体及NMDA受体在大鼠三叉神经节(TG)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的表达变化规律,采用IHC,WB,ISH,Real-time PCR等方法从基因到蛋白,从外周到中枢水平阐明其在正畸牙移动疼痛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实验动物的指向性拭嘴行为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加力后P2X3受体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在第3天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到正常水平,表达规律暗合临床正畸疼痛规律和动物行为学反应规律;P2X3受体阳性神经元主要是中小型神经元;而NMDA受体在加力后2-3天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开始升高,至第7天时到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到对照组水平。外周与中枢,基因与蛋白表达规律基本一致。行为学研究发现拭嘴行为在加力后1-5天明显增加,而吗啡可以抑制这种行为,提示拭嘴行为可以有效反映实验动物牙移动疼痛反应,P2X3受体及NMDA受体均在牙移动疼痛的外周及低位中枢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课题阐明了牙移动疼痛的部分机制,为将来开发针对性强而副作用小的镇痛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4
  • 7
  • 0
  • 2
  • 2
相关项目
赖文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