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城市公共空间音质要素分析和声景观设计模式的研究
  • 项目名称:城市公共空间音质要素分析和声景观设计模式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1178300
  • 申请代码:E0803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马蕙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天津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城市公共空间日益恶化的声音环境与人们对环境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形成尖锐矛盾,如何从整体声环境入手来进行噪声的控制和声音的协调是建立和谐共生环境的新课题。城市公共空间音质要素分析和声景观设计模式的研究旨在找出复合声源条件下(即整体声环境下)与主观舒适度评价相关联的音质要素和物理指标,从而为城市公共空间声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以海河亲水空间、滨江商业街和欧式风情区三类天津市典型的公共空间为研究样本,探讨城市公共空间声景观设计的过程、方法和步骤。此外,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声景观的理念,参与到良好声环境的创设中来,本课题还将探讨声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力争在声学工作者、规划师乃至普通大众间搭建沟通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声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和谐舒适人居环境的构建。

结论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整体环境的优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公共空间良好声景观的创设是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整体舒适度非常重要的方面。城市公共空间音质要素分析和声景观设计模式的研究就是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载体的关于城市公共空间声景观现状、改变途径和设计方法的基础性研究。本研究选取了海河亲水空间、滨江商业街和欧式风情区不同类型但是又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城市空间整体声环境测量、信号分析以及物理指标与主观评价的实验对比研究,探讨了人们评价城市公共空间声景观的指标和其相对应的客观物理因子,对城市空间音质要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的设计策略,对特定的城市空间进行了声景观设计,总结了城市声景观设计的流程和模式。 主要得出的研究结果有(1)城市公共空间的声环境在季节上的变化小于类型上的变化,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变化,声源类型有所不同,但是总体而言人们喜爱的自然声较少出现;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整体不满意,其声环境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声音的强度,而且取决于声音的空间特性;(2)以商业街为代表的城市公共空间声景感知的主观评价因子有5个,即喜好度、响度、交流性、丰富性和趣味性,前三者可以跟声压级、声音的心理声学指标以及自相关函数和双耳互相关函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后两者可以用动态频率重心来对应表征,动态频率重心也是本研究首次提出的物理量;(3)基于自相关函数和双耳互相关函数的分析可知同时增加街道的宽度和降低两侧建筑高度将有效地提升声环境舒适度评价,针对材质选择,首先应当按照高频型>中频型>平均型>低频型的顺序选择,增加高频吸声界面的比例,对于提高商业街空间的声场舒适度有较大的作用;(4)通过借鉴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法,可以通过声边界、声感受路径和声标点的方式来呈现声景观的认知地图,同时可以通过设计要素选取、设计要素关系分析、设计要素应用和设计要素实现的模式来完成声景观的设计的流程。 本课题研究内容较庞杂,课题组很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城市空间中特殊空间形式下声场分布特点、音质要素特征和声景观设计实践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于通过设计来提升城市空间整体的声舒适度和环境舒适度的实践也有着实际的推动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8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34 会议论文 4 获奖 1
期刊论文 22 会议论文 2 专利 1
马蕙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