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的再灌注损伤直接影响心肌功能恢复。缺血预适应(IPC)和缺血后适应(I-PostC)可减轻再灌注损伤的多种触发因素,保护心肌功能。然而,两者因无法预知和有创伤性使其临床应用大大受限。药物后适应(P-PostC)应运而生,即长时间缺血后,于再灌注前或开始几分钟内用药,以减轻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效应。其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临床应用前景好。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确切的心肌保护效果、给药方式、给药计量、给药时间均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拟采用三磷酸腺苷、氧自由基清除和钙离子拮抗剂作为后适应药物,制备不同给药方式的兔心肌药物后适应及缺血后适应模型。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结合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各模型梗阻及再灌注前后的左室功能变化和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比较I-PostC和不同P-PostC的心肌保护效果,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该技术及方法的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英文主题词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speckle tracking imaging;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pharmacologic postconditioning;ischemia postconditi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