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炎症和神经元过度兴奋是慢性偏头痛(CM)发病的关键,确切机制不明。NR2B酪氨酸磷酸化(NR2B-Tyr)在维持慢性疼痛炎性致敏和神经元兴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已报道下调PTEN基因可减少NR2B-Tyr水平,预实验发现炎性汤诱导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有PTEN基因和NR2B-Tyr表达升高,我们推测CM可能因PTEN升高导致NR2B-Tyr水平增加所致。为阐明PTEN所介导的"PTEN/NR2B-Tyr/CGRP"信号途径在参与C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课题拟在炎性汤和NOC-18建立的CM大鼠模型上,转染PTEN基因腺病毒,用Q-PCR、WB、痛阈测定、行为学及膜片钳等技术,测三叉神经元PTEN、NR2B-Tyr、CGRP等的mRNA和蛋白及大鼠行为学改变,本研究将回答CM发病机制可能是由PTEN引起NR2B-Tyr升高激动CGRP和iNOS所致这一科学问题,也可为CM防治提供新靶点
PTEN;chronic migraine;NMDAR2B;NR2B-Tyr;CGRP
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3%,每年有2.5%的偏头痛患者发展为慢性偏头痛,已被 WHO列为四大最严重的慢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目前多数观点认为神经源性炎症引起的“中枢致敏”与慢性偏头痛发病相关,中枢致敏对偏头痛发作的延长起关键因素,有利于偏头痛的慢性化。NR2B酪氨酸磷酸化(NR2B-Tyr)在维持慢性疼痛炎性致敏和神经元兴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已报道下调PTEN基因可减少NR2B-Tyr水平,于是我们推测慢性偏头痛可能因PTEN升高导致NR2B-Tyr水平增加所致。为了阐明这一机制,本课题在“炎性汤”建立的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基础之上,用分子生物学、行为学及电生理等技术,从离体和在体两个层次,探讨慢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 目前本项目根据文献利用“炎性汤”建立的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是成功的,这一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慢性偏头痛(CM)的临床特征,也是目前国内外用得较多的CM大鼠模型。本项目证明了下调PTEN基因对偏头痛有保护作用;且下调PTEN基因经“PTEN/NR2B/ NOS/NO”信号通路参与了偏头痛的调节和保护;以及PTEN基因可引起大鼠偏头痛三叉神经节NR1表达量减低;并在“NR2B-Tyr/CGRP/iNOS”信号通路参与慢性偏头痛炎性反应机制中的作用取得了一些结果。同时,本项目还证明了中药粉防己碱(Tet)可以通过阻断对偏头痛大鼠胶质细胞内钙离子内流调控NF-κB的表达,从而减少炎症因子IL-1β的释放。 这些结果将为揭示慢性偏头痛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也为我们将来进一步研究慢性偏头痛转化机制可能是由于PTEN基因触发突触可塑性LTP引起的“中枢致敏”有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研究为慢性偏头痛及偏头痛的防治找到新的切入点,对于提高慢性偏头痛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副作用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具有较大的意义。本项目已发表SCI论著 3篇,中文CSCD论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