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者是国外中国国际化和区域发展问题的权威,对中国区域差异研究的贡献在于多尺度和多机制方法, 并可概括为"333"。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分区、分省及省内三个尺度的区域差异,是西方最早提出地理尺度与区域差异关系的学者之一;创新性地运用现代地理方法揭示了区域发展中的集聚现象,提出了从分权、市场化、和国际化三个过程及地方、政府、和海外投资三大主体来分析中国区域发展机制,对趋同,趋异及倒U型理论提出了挑战。研究了国际化、城镇体系及城市发展的机制。突破了传统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模式并向西方学术界深刻地阐明了地理环境及制度因素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国际化对地域空间的影响是近年来国际地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长江三角洲是新兴的国际城市区域,但总体研究不足,迫切需要提高长三角研究的水平。本研究运用先进的理论及GIS方法,突破行政界限,研究长三角的国际化和区域发展。通过企业访谈及运用GIS方法分析了区域发展机制,揭示了外资的不平衡分布,区域发展中的集聚现象,及国际化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地理非均衡性。研究发现尽管中国省际差异呈现U字型模式,但空间集聚的趋势却几乎单调递增,表明了俱乐部趋同现象。浙江省区域结构从原浙东北、浙西南向沿海-内地格局演变,而江苏的苏南苏北差异格局仍在延续,长三角内部也在进行空间分化。研究揭示了上海独特的国际城市形成过程,苏南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区域发展模式,温州对产业区实行了重组。一系列研究丰富了理论的发展,证实了改革、区位因素和外资的重要性,向西方学术界深刻地阐明了地理环境及制度因素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