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国奥陶纪疑源类古生态学及古地理学研究
  • 项目名称:中国奥陶纪疑源类古生态学及古地理学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2001
  • 申请代码:D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李军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中国是全球奥陶系研究的重要地区。已经在扬子区"落户"的几颗奥陶系金钉子,我国奥陶纪生物群的丰富产出与独特多样性等,说明中国奥陶系微体化石研究对于解决全球生物地层学对比、古生物地理分区、相关门类生物多样性与演化等问题的重要性。奥陶纪生物辐射事件是地史上一次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激增的重要事件,经过这次事件,寒武纪演化动物群被古生代演化动物群所取代,使得海洋生物经历了显生宙以来最深刻的演化。在这次事件中,由于古大陆的分离,奥陶纪也是生物古地理分异比较大的时期。本研究拟深入研究中国奥陶纪疑源类和几丁虫的生物地层学及古生态学和古生物地理学意义,探讨奥陶纪疑源类和几丁虫古地理分区演变的关系。并开展奥陶纪疑源类定量研究,根据华南及新疆塔里木地区的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奥陶纪疑源类的古生态意义,并根据中国资料和国外资料,以定量方法从全球视野的角度综合分析疑源类古地理分布问题。

结论摘要:

1)描述了早、中奥陶世重庆城口厚坪剖面大槽组和营盘组25属41种疑源类(微体浮游植物)。根据华南地区十个地点deflexus-suecicus笔石带的疑源类组合成分,应用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定量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和华南地区岩相古地理的划分,识别出4个疑源类居群,这4个居群在华南地区的分布对应不同的岩相带和古环境。比较华南宜昌地区庙坡组和塔里木地区同期的疑源类组合,认为华南宜昌地区庙坡组的疑源类组合代表了较深水的环境,而塔里木地区大湾沟剖面同期的疑源类组合代表了一套较浅水近岸的疑源类组合。 2)综合重庆城口和湖北宜昌地区早中奥陶世的疑源类组合,发现一些具有地层对比意义的疑源类分子。Aureotesta, Petaloferidium, Striatotheca和Veryhachium lairdii类群-V. trispinosum类群的首现可以指示弗洛阶的底界;Coryphidium bohemicum和Sacculidium最早出现在filiformis笔石带,Ampullula, Arbusculidium filamentosum和Tongzia最早出现于eobifidus笔石带,而Barakella,Orthosphaeridium和Liliosphaeridium等最早出现在中奥陶统大坪阶。这些疑源类分子可以用于全球疑源类生物地层对比和界定重要地层界线。 3)Veryhachium是地质历史时期常见的疑源类属,该属最早出现在Tremdoc,但在全球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显示出由南极向中低纬度扩散的趋势。 4)修订和评述疑源类属Ampullula和Rhopaliophora。 5)早、中奥陶世华南地区疑源类多样性在suecicus笔石带达到最高峰;华南地区疑源类多样性变化曲线和其他门类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可以对比,这些生物类群可能存在一定的食物链关系;华南地区早、中奥陶世疑源类多样性变化可以和同期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9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5 著作 3
期刊论文 19 会议论文 2 著作 1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9 著作 1
李军的项目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9 著作 1
期刊论文 12 会议论文 9 著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