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沙让斑岩钼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系统采集各期侵入岩、斑岩、蚀变岩及矿石样品,采用SIMS、LA-MC-ICPMS、Ar-Ar及Re-Os等同位素定年方法,确定岩浆活动、热液活动及矿化时限,进行系统的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流体包裹体工作,配合岩石化学、微量和稀土元素、Sr-Nd-Pb、Hf-O、S同位素组成分析,探索多期次岩浆演化序列和深部作用过程、碰撞造山带高氧化岩浆来源,建立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H2S/SO42-的比值变化(硫的地球化学界面)对钼迁移和沉淀控制机制,分析碰撞造山带低氟岩浆-流体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阐明沙让斑岩钼矿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机制、建立成矿模式。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充分揭示同碰撞造山斑岩钼矿的成矿特色,将有助于深化对低氟斑岩钼矿岩浆-流体体系成矿机制的理解、丰富冈底斯斑岩成矿带的成矿谱系,同时对区域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实际意义。
Low-F calcalkaline magma;Ore-forming mechanism;Sharang porphyry Mo deposit;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angdese
以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沙让斑岩钼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系统采集了各期侵入岩、斑岩、蚀变岩及矿石样品,进行了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Sr-Nd-Pb-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沙让杂岩体侵位于印-亚主碰撞阶段(51-53Ma)、成矿期主要岩体属于高硅、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并有较宽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岩浆源区可能来自于受新特提斯洋板片俯冲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并混有古老的大陆地壳物质。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由成矿早期到成矿主期到成矿晚期,均一温度和相应的盐度亦逐渐降低。其中含矿脉体对应的成矿温度位于450-300°C之间,集中于330-370°C,对应压力范围为150-340bar,成矿深度为0.8-3.1km,推断来自深部花岗斑岩的成矿早期流体经历沸腾作用,成矿主期可能为冷却作用(少量沸腾作用)导致硫化物大量沉淀。沙让硫化物有着较为一致的硫同位素组成,指示岩浆硫的特征。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沙让斑岩系统岩浆期-成矿早期的低δD流体可能是由于岩浆去气作用形成,成矿主期和成矿晚期的流体则主要受控于水岩反应及少量流体混合过程。(U-Th)/He低温年代学研究揭示,快速冷却的成矿岩体(>100°C/Ma)在37-30 Ma(磷灰石He年龄)开始剥露至地表,并拥有较低的剥蚀速率(0.07-0.09 mm/y)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