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是一种较常见且持久性的污染物,可以被海洋生物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海产品中的高含量砷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砷在水生食物链中的传递及毒性作用可能受砷形态的影响,但对砷在海洋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及毒理效应还不清楚,生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对砷传递的影响也需进一步证实。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了三价砷(Ш)对金藻、菲律宾蛤仔及三疣梭子蟹生长影响与急性毒性,测定了砷的含量变化与组织分布等,为本项目的申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项目以我国黄渤海典型初级生产者角毛藻(硅藻门)、主要经济生物栉孔扇贝和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无机砷(Ш、V)在海洋食物链传递中的化学形态转化,研究试验生物对砷胁迫的相关生长、代谢与关键酶活性变化,分析其生物富集规律与生态毒理效应。为阐明砷元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近海无机砷污染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英文主题词Inorganic arsenic;Marine food chain;Bioaccumulation;Chemical species;Toxicological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