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是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两栖动物之一,是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的旗舰物种。十年来政府耗费巨资开展增殖放流,然而原始种群却持续萎缩,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并面临遗传资源"污染"的风险,急需开展保护遗传学研究。现有的研究限于个体的放归与逃逸、样本量较少及遗传标记不足等因素,未能发现明显的遗传分化格局。本研究立足于受人为迁移个体影响最小的洞穴种群,在全国抽取21个有代表性的地理种群,采集岩洞中流出的幼苗样品,分型识别线粒体基因(D-loop、Cytb)和核基因(MHC、微卫星)等遗传标记,深入了解大鲵的遗传结构与地理分化,评估洞穴种群的适应潜力,为保护管理单元的划分、地区特异性遗传标记的建立及增殖放流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养殖场亲本的选育提供指导。
英文主题词Chinese giant salamander;Genetic structure;Karst cave;Conservation Management Unit;